昨天中午,大宝上完美术课兴致勃勃地回到家里,似乎比以往更加活泼。吃完午饭后,我提醒她休息半小时,就快去把学校作业完成,养成要事第一的好习惯,但她似乎置若罔闻,径直奔向妹妹,准备开始一场疯狂的游戏。
在嬉戏的过程中,明显感觉到大宝有些故意欺压妹妹,一点点小事就对妹妹大呼小叫。50分钟过去,大宝还不为所动,迟迟不想写作业,手上一边用力按压着玩具,嘴上一边嘟囔着:“讨厌老师,周末还要布置作业。”突然,她转过头来气冲冲地对我说:“妈妈,我不想读书了,我想现在就进入社会。”
我先是愣了一下,然后笑着回应她说:“可以呀,那你也像妈妈一样每天早上八点出门,晚上7点回家,白天自己在外面养活自己。”听到我的回复,她感觉很无奈,又把话题转移回刚刚欺负妹妹的事情上。
她解释说:“妈妈,我其实只是对你的要求感到不满,今天有3节课,你还只让我玩一下子,但是我又不敢对你生气,就把愤怒发泄到妹妹身上了。”我略微有些不耐烦地说:“你是对我限制的时间太短不满,还是我催促你学习这件事情不满呢?如果你能够管理好自己的时间,早一些把重要的事情完成,那自然最好,可是昨天晚上英语练习都拖到了睡觉时才记得做。所以我要么是敲着鞭子督促着你走,要么就是任由你自己落下一个个学习任务,自己对后果负责。”
听完我的解释,大宝再次生气了起来,索性把自己反锁到房间,开始给同学打电话诉苦,抱怨我不够理解她,大约过了30分钟,她振作起来,走出房门,说要出去一趟和同学见面。我没有阻拦,尊重她的选择。
2个小时后,她开心地回到家,像什么也没发生一样。我也冷静了许多,再次和她进行了平和的沟通,理解她不满的反应,尊重她缓解情绪的方式,同时也告诉了她我的担心,重新接纳了她暂时做不到要事第一这个行动标准。当孩子发现自己的一切能被大人接纳时,她也开始有勇气改正自己拖拉的习惯,立刻行动起来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
反思这一出“闹剧”,我发现根源在于自己一开始混淆了接纳和严格,试图用严格的标准去扭转孩子看似不当的行为,实则让孩子觉得,妈妈不喜欢这样的她,从而产生了叛逆心理。好在后来面对孩子抵触的情绪,我没有继续和她对抗,而是选择尊重和信任,孩子感受到了被接纳,因此也愿意和我敞开心扉,讲述自己真实的感受,并勇于克服惰性,主动改变。
接纳和严格其实并不冲突,而是相互支撑,既让孩子感受到无条件的爱,同时也激励孩子不断成长,养成一个又一个良好的习惯。正如《接纳力》这本书中这样一段话:“我很清楚,你想要我变得更好,这一点我是很肯定的。你希望我能变得更好,不是因为我没有缺点,而是因为我会努力改正那些缺点。”通过彼此的理解和尊重,我们可以共同克服困难,建立更加和谐愉快的家庭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