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案例背景福建省南平市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美,森林覆盖率达到78.29%,林木蓄积量占福建省的三分之一,被誉为地球同纬度生态环境最好的地区之一。但长期以来,南平市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生态高地”与“经济洼地”并存。特别是2003年以来,随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推进和“均山到户”政策的实施,在激发了林农积极性的同时,也导致了林权的分散,南平市76%以上的山林林权处于“碎片化”状态,农民人均林地近15亩,森林资源难以聚合、资源资产难以变现、社会化资本难以引进等问题凸显。为了有效破解生态资源的价值实现难题,南平市从2018年开始,选择林业资源丰富但分散化程度高的顺昌县开展“森林生态银行”试点,借鉴商业银行“分散化输入、整体化输出”的模式,构建“生态银行”这一自然资源管理、开发和运营的平台,对碎片化的资源进行集中收储和整合优化,转换成连片优质的“资产包”,委托专业且有实力的产业运营商具体管理,引入社会资本投资,打通了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本的通道,探索出了一条把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二)具体做法
一是政府主导,设计和建立“森林生态银行”运行机制。按照“政府主导、农户参与、市场运作、企业主体”的原则,由顺昌县国有林场控股、8个基层国有林场参股,成立福建省绿昌林业资源运营有限公司,注册资本金3000万元,作为顺昌“森林生态银行”的市场化运营主体。公司下设数据信息管理、资产评估收储等“两中心”和林木经营、托管、金融服务等“三公司”,前者提供数据和技术支撑,后者负责对资源进行收储、托管、经营和提升;同时整合县林业局资源站、国有林场伐区调查设计队和基层林场护林队伍等力量,有序开展资源管护、资源评估、改造提升、项目设计、经营开发、林权变更等工作。二是全面摸清森林资源底数。对全县林地分布、森林质量、保护等级、林地权属等进行调查摸底,并进行确权登记,明确产权主体、划清产权界线,形成全县林地“一张网、一张图、一个库”数据库管理。通过核心编码对森林资源进行全生命周期的动态监管,实时掌握林木质量、数量及分布情况,实现林业资源数据的集中管理与服务。三是推进森林资源流转,实现资源资产化。鼓励林农在平等自愿和不改变林地所有权的前提下,将碎片化的森林资源经营权和使用权集中流转至“森林生态银行”,由后者通过科学抚育、集约经营、发展林下经济等措施,实施集中储备和规模整治,转换成权属清晰、集中连片的优质“资产包”。为保障林农利益和个性化需求,“森林生态银行”共推出了入股、托管、租赁、赎买四种流转方式:有共同经营意愿的,以一个轮伐期的林地承包经营权和林木资产作价入股,林农变股东,共享发展收益;无力管理也不愿共同经营的,可将林地、林木委托经营,按月支付管理费用(贫困户不需支付),林木采伐后获得相应收益;有闲置林地(主要是采伐迹地)的,可以租赁一个轮伐期的林地承包经营权以获得租金回报;希望将资产变现的,可以按照顺昌县商品林赎买实施方案的要求,将林木所有权和林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给生态银行,林农获得资产转让收益。同时,“森林生态银行”与南平市融桥担保公司共同成立了顺昌县绿昌林业融资担保公司,为有融资需求的林业企业、集体或林农提供林权抵押担保服务,担保后的贷款利率比一般项目的利率下降近50%,通过市场化融资和专业化运营,解决森林资源流转和收储过程中的资金需求。四是开展规模化、专业化和产业化开发运营,实现生态资本增值收益。实施国家储备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采取改主伐为择伐、改单层林为复层异龄林、改单一针叶林为针阔混交林、改一般用材林为特种乡土珍稀用材林的“四改”措施,优化林分结构,增加林木蓄积,促进森林资源资产质量和价值的提升。引进实施FSC国际森林认证,规范传统林区经营管理,为森林加工产品出口欧美市场提供支持。积极发展木材经营、竹木加工、林下经济、森林康养等“林业+”产业,建设杉木林、油茶、毛竹、林下中药、花卉苗木、森林康养等6大基地,推动林业产业多元化发展。采取“管理与运营相分离”的模式,将交通条件、生态环境良好的林场、基地作为旅游休闲区,运营权整体出租给专业化运营公司,提升森林资源资产的复合效益。开发林业碳汇产品,探索“社会化生态补偿”模式,通过市场化销售单株林木、竹林碳汇等方式实现生态产品价值。
(三)主要成效一是搭建了资源向资产和资本转化的平台。“森林生态银行”通过建立自然资源运营管理平台,对零散的生态资源进行整合和提升,并引入社会资本和专业运营商,从而将资源转变成资产和资本,使生态产品有了价值实现的基础和渠道。试点以来,顺昌“森林生态银行”已导入林地面积6.36万亩,其中股份合作、林地租赁经营面积1.26万亩,赎买商品林面积5.1万亩,盘活了大量分散的森林资源。二是提高了资源价值和生态产品的供给能力。通过科学管护和规模化、专业化经营,森林资源质量、资产价值和森林生态系统承载能力不断提高,林木蓄积量年均增加1.2立方米/亩以上,特别是杉木林的亩均蓄积量达到了16-19立方米,是全国平均水平的3倍;森林生态系统的涵养水源、净化空气等服务功能不断提升,南平市主要水系的水质全部为Ⅲ类以上,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99.1%,PM2.5平均浓度为24微克/立方米。通过“森林生态银行”的集约经营,出材量比林农分散经营提高25%左右,部分林区每亩林地的产值增加2000元以上,单产价值是普通山林的四倍以上。三是打通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渠道。通过对接市场、资本和产业,先后启动了华润医药综合体、板式家具进出口产业园、西坑旅游康养等产业项目,推动生态产业化;积极对接国际需求,将27.2万亩林地、1.5万亩毛竹纳入FSC国际森林认证范围,为规模加工企业产品出口欧美市场提供支持;成功交易了福建省第一笔林业碳汇项目,首期15.55万吨碳汇量成交金额288.3万元,自主策划和实施了福建省第一个竹林碳汇项目,创新多主体、市场化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实现了森林生态“颜值”、林业发展“素质”、林农生活“品质”共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