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阅读的是李松蔚老师的《5%的改变》,每次读李松蔚老师的文字总让我有一种很放心的感觉,因为他的文字里永远没有评判与对错,什么都是可以的。
在这种放心的过程中,又会觉得他好狡猾:“你是对的”“你试一下,不试也没关系”“只要改变5%,不改变也没关系”“保持不改变也很厉害”……看着看着总会嘴角上扬,心情也跟着这些“狡猾”的字句里跟着飞扬起来,心中自我的枷锁莫明其妙地打开了。
读着读着,会突然发觉:呀~原来这样也可以。挑出几段对我很有启发的观点:
001 换个角度李老师说:“问题”并不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东西,它是一种叙事,它建立在提问者过去理解并回应这个世界的视角之上。既然问题是在这个角度下产生的,就无法通过相同的角度解决。
人们通过“看到”问题的方式并维持问题。老话说“旁观者清”,是因为旁观者跟当事人站的位置不一样。从新角度观察,就完全有可能看到新的结果。
[我的思考]
几年前,我被孩子搞得焦头烂额,看了许多育儿书籍并不管用,一遇到事依旧会陷入旧的模式中。有一次听到樊登老师说不要局限于看育儿书,而是要多方面去拓展自己的眼界和思维结构。
于是,我开始转战其他领域的书籍,当我不再死盯着育儿时,慢慢的我的思路也打开了,找到了不一样的视角去看待育儿这件事。
记得曾经看过一部电影《密室逃生》电影中,女主之所以能活着出来,就是因为她不按常规思维去进行解密,而是反其道行之,另辟蹊径,逃出原本游戏公司所给的思维框架,才得以逃出魔爪。而我们在看待问题也一样,如果用原来的思路去看问题依然是个问题,那么答案一定是在我们的思维框架之外。今天读到李老师这段话,很有共鸣。爱因斯坦说:“你不能用导致问题产生的思维去解决问题。”那么解决的方法就是修炼自己的多视角思维,要嘛就是借助别人的视角去看问题。而看李老师的书,也就是在借助他的视角来帮助我们看到更多的视角与思路。002 不需要一次性解决问题
李老师说:5%其实很不错,问题在于,如果你太想要一个彻底的、长久的改变,你就会被挫败、沮丧和自我否定压垮,最后的结果是连5%也做不到。
很多时间我们想要改变一个行为,或者解决一个问题,总是感到很艰难。而这个艰难的部分就是在于我们想一下子就变得完美。女儿前几天在预习初一的新知识,结果越预习越烦燥,然后在那里发脾气。等她心情平复了一些后,我和她聊了聊。原来她是因为刷题时老错,而在那对自己生气,于是我和她展开了以下的对话:
我:“你知道你现在的状态在心理学上叫什么吗?”
她好奇地看着我,我继续说道:“我理解你现在的状态为自恋状态。”
她不服气地说:“我哪自恋了!”
我笑着说:“你还不自恋啊,你不是因为你做不出题目生气吗?”
她说:“对呀,我老做错,烦死了。”
我说:“你现在还没上初一的课,只是提前自己预习理解。在这样的状态下,你就要求自己一下子就会,还不是自恋。你的自恋来自于:我是一个一学就会的人,每道题我都能做对。”
她看着我没说话
我继续说道:“没有人可以一学就会,就算有,至少你不是。那么先放下‘一学就会’这个念头,然后思考一下下一步怎么做?”
她似乎还在困惑中,问:“什么下一步?不还是继续预习做题吗?”
我说:“是呀,但现在做题的心情和刚才的不一样。”
她问:“怎么不一样?”
我说:“我的理解是,刚才做题我就为了做对每一道题,而现在做题是为了找到不懂的题。”
她意味深长地“哦”
我继续说道:“其实我也经常跟你犯一样的错误。”
她问:“有吗?你又不用像我一样要做作业。”
我说:“可我曾经期待我一教你,你就会。巴不得我讲一遍道理,你就全记住了。”
女儿哈哈大笑起来,说:“老妈你也是自恋狂。”
回到书本,李老师为我们总结道:
大多数痛苦都可以概括成两句话:
“我不希望自己这样,但确实我就是这样的。”
“我希望像别人一样,但我又做不到那样。”
理想自我和真实自我之间有些差距。解决方案说来简单,就是“接纳”,接受自己真实的样子。就像打牌,先承认手里的牌就是这些,然后再谋划怎么打好。
消化了“我不该如此”的错位感,才能看清楚真正的自己是什么样。从看清自己到欣赏自己,从欣赏自己到用好自己,从用好自己再到自我实现,每一段都是长期功课。与大家一起共勉,成就更美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