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用老生常谈的名言俗语起头,就想问一句“你有没有给自己自由的机会”?
在这里我们先确认一下自由的定义:我的理解是可以有选择就是自由。小的时候我们还没有给自己约束,吃饭睡觉,拉屎屙尿想做就做了,做不了就可劲的哭,要么有想要的东西要么有个更有趣的东西,然后继续无忧无虑的玩下去。慢慢长大,然后慢慢的“懂事”,慢慢的有了条条框框,这是人的天性的自由开始归于管理,让天性的自由归于管理是为了生活的大自由,为了人生有选择,为了你可以做自己想着的事,不做自己不想做的事。
就那读书而言,你努力学习成绩好可以选择去好的或者坏的学校,你成绩差那你只能去差的学校。高考你考上一本,可以去一本也可以区二本、三本甚至大专,只要你愿意,但是你只考上大专或者根本连大专线也没上,那你就没法选学校。相对来说,考得好的就比考的差的就有更多的自由。再说说大学毕业后的自由,你成绩好被保送了,你可以去或者不去,你报考研究生考试考上了,可以选择去或者不去,都没有那就去工作啊,这就是有无选择的自由,然后条件好的多个大小公司的offer都拿到手,想去哪都可以,玩了四年啥也没有,基本被挡在硬件要求门口的,连简历都过不了的,你的选择就比别人少,就不自由。
说这么些是想说,你想让自己自由就得给自己更多选择的机会,而机会是靠你自己努力争取的,因此看似不自由的寒窗苦读的不自由,看似埋头苦干的不自由,都是源于对大自由的向往和追求。身边一个好友985的本科,211的研究生,他想回中学教书,家里人不同意,觉得这种学历浪费了,认为如果想在中学教书,本科毕业就可以,为什么要等到研究生毕业呢?但是我想说的是:首先他能选择他想做的——回中学教书,是因为他已经拿到了做这个选择的资格,学历。其次什么样的学历就要做什么样的事吗?这样不是自由,是利益最大化,最后当一个人有更好的更多的选择后,再去选自己想要的,但不一定是最好的。这才是大自由。
一样东西只要拥有了才有资格说不要,没有获得过说自己不喜欢,多多少少有几分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味道,而你拥有一样东西的过程是辛苦的,是需要的舍弃一些东西的,可能为了高考,你整整一年没打过你心爱的篮球、放下了你喜欢的杂志、压抑了心中对某位异性的萌动情愫,可能你为了给另一半更好的生活不得不异地去打拼生活,为将来给他(她)更美好的未来,可能你为了扎根都市远离父母和家乡。但是人生确实有舍才有得,这并非远离自由,只是追求自由是需要努力的,真的,自由不是无法无天,无所不能做,记住一首歌唱道“我想风一样自由”,风的自由在于想扶谁的脸庞都可以,想去那里都可以吹过去,但它何尝翻天入地,毫无约束呢。所以终归自由也是大框框中的自由。这个事实无法否认,但是自由是有大小的,它的大小的衡量在于选择的大小,选择越大自由也就越大,说到底,自由也就是让自己有更多的选择。
一首听出老茧的诗了“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一句话,不自由,吾宁死,什么意思呢?即便贵如生命和爱情,不是我选的,没有选择的选项,都不是我们想要的,人的思想不想被束缚,没有选择的好选择都不是我要的自由。
所以,你的人生有没有自由在于你有没有给你自己创造更多的选择,你有没有给自己自由的机会就在于你有没有努力创造选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