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第六章激励
教育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不是有“教育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片云推动另一片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吗?所以,如果说教育的第一个名字叫“影响”,那么,他的另一个名字便叫“激励”。
激励要求我们要多接近学生,了解他们的闪光点,进行赏识和激励。尊重,是民主对话的基础;爱,是赏识、激励的前提。激励有五大原则:
1、针对性原则。就是说激励要有的放矢,针对学生的特长加以“放大”,使特长更长,是每个学生都有信心,都能拥有阳光、乐观向上的心态。或者针对某些学生的薄弱环节,“放大”该环节随时出现的“闪光点”,使其日渐长进。
2、实指性原则。“实指性”指的是表扬要实事求是。首先,表扬要有事实,有事实的表扬才站得住脚,学生才信服;其次,表扬的话要恰如其分,因为只有老师发自内心的表扬激励,孩子才能感受到老师的尊重、欣赏和鼓励,实指性越强,学生听得越明白,激励性就越大。
3、引领性原则。顾名思义,“引领性”就是激励的话要对学生起引领、导向的作用。激励要着眼于育人,在一些细枝末节里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引导学生,可以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4、及时与重复性原则。表扬、激励要及时,事情过去很久了,再去赞扬就失去了意义。及时表扬最便当,这样的话,既有激励作用,又有鼓动、引领作用。美国的伍尔本在《黄金阶梯:人生最重要的20件事》一书中写道,肯定别人是我们所能拥有的一个最有价值的技巧。我们愈是肯定别人,愈会从中得到益处。我们肯定学生的哪怕一点点的进步与长处,都会收获“美好的结果”。
5、鼓动性原则。所谓“鼓动性”,就是说表扬、赞美要真诚、动情。只有老师发自内心的表扬激励,学生才会真正的感受到激励的效果。
激励的方法灵活多样,只要我们蹲下身来看学生,只要我们牢记“没有差生,只有差异”这句话,就很容易发现每个学生的长处和闪光点。心中有了对学生的关爱,赏识、激励的语言表达才能自然真诚,这样的激励学生才会感到亲切、温暖,并受到鼓舞。
“良言一句三冬暖”,让我们带着欣赏的慧眼,细心关注孩子每天的成长吧!因为在你关注的目光中,会有赞扬、激励的语言和鼓励,孩子们也会在传递正能量的“举手之劳”中变得阳光、自信,甚至会创造我们意想不到的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