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节概要
英国经济学家罗纳德·哈里·科斯 在1937年27岁的时候发表了一篇论文《企业的性质》,到1991年他81岁的时候因为这篇文章获得了诺贝尔奖。
企业之所以存在,是以为他降低了社会的交易成本。
当企业内部交易的成本超过了外部的交易成本,企业的规模就停止扩张了。
华与华方法看企业的两个角度——成本和投资。成本是研究如何少花钱;投资是研究那花掉的钱能不能不是费用,而是投资,成为资产。50年后我们还能不能每天收到它的利息。
我的思考:
1
企业的存在降低了社会的交易成本。
什么是社会的交易成本?大概就是社会运转的效率。如果我要去20公里外的地方,如果没有滴滴打车,没有共享单车,我也没有车,只能走路过去,或者等熟人有空的话捎我过去。走过去将耗费4个小时,等熟人将耗费4个小时,还欠一个人情,可能要花2小时请吃饭才能还回来。
但是如果滴滴打车,只需要50块,30分钟。这50块钱我花1小时能赚回来,那么我的成本就是1小时,50块钱。但是走路花4小时,相当于200块钱的成本,找熟人是6小时,成本是300块。
滴滴打车这类企业的存在,为我省掉了3/4的时间和金钱成本。这就是他们存在的价值。
有的企业所节省的交易成本大,更多的人需要,那么企业的价值就更大,也更有可能获得长远的发展。
如果滴滴打车公司车少人少,必然将面临需求大而业务容量小的问题,就会寻求扩张。招纳更多的司机,推广到更多的平台让别人使用。那什么时候,滴滴会停止扩张呢?
2
什么是企业的内部交易成本?比如时间成本。加入我的每小时产出价值是200块,如果我找企业内部的人做一件事情,需要花1个小时,但是质量很差,反复沟通需要花3个小时,这三个小时产出的价值是600块,相当于损失了600块。
我找外部的人去做这件事,花2小时,但是质量很好,一次搞定,那么这个成本实际上是400块。
那么内部交易的成本就超过外部交易的成本了。如果一直持续这样,内部交易成本上升,理性的角度就应该不找内部的人做同样的事情,进行外包会更节省时间。
因为时间虽然看起来没有价值,但是这些时间投入到正常的工作所带来的产出是有价值的,回归到成本和投资来看,花掉的时间就是成本,是换算过来的金钱成本。
3
根据交易成本原理,当内部交易的成本高于外部成本的时候,企业就会停止扩张。
那么回到一开始的问题,滴滴的内部交易成本包括哪些呢?什么样的情况下内部交易成本会高于外部交易成本呢?
粗略想了下,内部交易成本,包括沟通成本、时间成本、管理成本、工资成本、损耗成本等。
加入滴滴扩张到一定的规模,车很多,司机很多,那么管理和监督成本将增加。
因为如果缺乏有效的管理和监督,就会出现滴滴司机违法伤人事件,一旦出现滴滴的品牌信誉将受到影响,企业可能因此而破产。
而管理监督运营的成本,超过了通过司机盈利的成本,那么企业的生态就受到了影响,继续扩张就会让企业陷入困境,就势必停止扩张。
以上,是顺应这个企业第一原理的一些想法,未必完全对,持续学习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