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房三年,谁懂租房党怕被嫌事多,我终于敢跟房东提“换床垫”了

租房第三年,我每天早上醒过来的第一件事,不是摸手机,而是扶着腰龇牙咧嘴地坐起来——那张用了不知道多少年的床垫,软得像泡发的海绵,睡久了支撑力早没了,我的腰先一步扛不住了。

最开始,我压根没敢想“跟房东提换床垫”这回事。作为资深“怕麻烦”型租客,我有一套自己的“凑合准则”:水龙头滴水?垫个盆接着;衣柜门松了?用透明胶贴住;就连上次客厅灯灭了,我都摸黑凑活了两晚,直到半夜找充电器撞了桌角,疼得眼泪直流,才硬着头皮给房东发了消息。

没想到消息发出去半小时,房东就回了:“我让师傅下午过去,你在家吗?”师傅来修灯时,我顺口提了句“水槽管口好像有点漏”,第二天一早,新的密封圈就送来了。

那两次之后,我心里悄悄松了点劲,但真到“换床垫”这种“大件需求”,还是犯了怵。

晚上我对着购物车的床垫发呆:一千多块,不算便宜,可万一搬家时带不走怎么办?要是睡不惯,退货运费就得两百多。

可一想到要跟房东开口,又忍不住脑补画面:他会不会说“之前租客都睡得好好的”?会不会觉得我事多?毕竟床垫是“消耗品”,但也不是坏到不能用,这么提会不会让他为难?

纠结到凌晨,我还是把购物车清空了——算了,自己买太麻烦,凑活凑活吧。

第二天醒过来,阳光刚好照在床垫的凹陷处,我突然就想通了:床垫本就是房东的家具,现在支撑力不够影响睡眠,提出来是合理需求,又不是无理取闹。大不了被拒绝,顶多还是自己买,总比现在每天腰疼强。

我深吸一口气,给房东发了消息,把“床垫用久了支撑不够,睡得腰疼”的情况说清楚,最后加了句“要是不方便也没关系,我就是先问问”。发完我把手机扔到一边,不敢看回复。

十分钟后,手机震了。我点开一看,房东回:“明天让师傅送新的过来,你平时喜欢睡硬一点的还是软一点的?”

我盯着屏幕愣了半分钟,甚至以为自己看错了——没有推脱,没有质疑,就这么干脆地答应了。

第二天下午,新床垫送上门,师傅帮着换好,我坐上去试了试,硬挺却不硌人,那一刻突然觉得,之前的纠结和焦虑,都有点多余。

原来很多时候,我们不敢主动开口,是把“被拒绝”的恐惧无限放大了。我们怕麻烦别人,怕显得事多,怕破坏关系,却忘了“合理的需求”本就该被正视。

那些你以为的“难题”,可能在对方眼里只是一件该解决的小事;那些你纠结了很久的“要不要说”,可能只需要一句简单的沟通。

就像这次换床垫,我以为会被拒绝,结果得到了惊喜;我以为会很麻烦,结果比自己买省心多了。

后来我才明白,“凑合”换不来舒服的生活,“不敢说”只会让自己默默扛着委屈。与其在心里反复纠结,不如大胆试一次——反正没什么可损失的,万一成了呢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