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必须犹如朱光潜所说的对人生世相的敏感,对语言文字的敏感。这种敏感固然有天赋的差异,却也可“习得”:从生活中来,从阅读中来,长久的积累化作“断想”“闪念”,对抗思维的僵化和感觉的钝化,烛照课堂,也烛照自己的人生。
2.教师如果将阅读和写作局限于“一二三四”,却希望课堂生机勃勃,无异于缘木求鱼。
3.在我们满足于通史、概论简明而清晰的纲要时,通识教育却如此强调原典阅读。前者无疑是快捷而有效的获取知识的方式,但并非获取思想的方式。
4.对原典的阅读和讨论,看似模糊而低效,却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思想“在诞生时期的混沌和挣扎”,历练人的智性和性情,通往个体和群体的真正自由。
5.我们的教科书“主题先行”的缺陷,使其在提供知识方面都不能尽职。
6.哈佛的“核心课程”:学校提供给本科生一系列基础课,学生必须从中选出几门作为必修课,目的是“让学生在进入知识的细枝末节之前,能够对他所置身的世界有一个框架性的理解和探索。这样当他置身于自己的专业时,能够知道自己所学习的,不过是一个巨大有机体里面的一个毛细血管”。
7.即使教材在整体观方面比较科学,教师也常以肢解式的授课方式,将其“化整为零”。
8.接受完基础教育的学生,以为自己有了坚实的“基础”去应对多变人生与复杂社会,殊不知那“坚实”只是一堆碎纸片,风吹即散。
9.如果学生只肯听讲、背书,只想习得一堆应试技巧,却不爱阅读,没有求知欲和思考力,那种教学又有什么值得称道的?
10.我只希望自己的学生中多一些精神明亮、热爱阅读的少年。我希望他们通过阅读了解人生是如此壮美,而天地本就如此宽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