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1—12日郑州学习蔡博士《教育之道》笔记整理 - 草稿

两天的学习过程都不断的在刷新我的认知,也给了我很大的信心和勇气,让我有想法尝试去突破自己,总之,我觉得课程价值远远超出它价格的十倍不止。真的很受益!

威尔曾说过:“教育是一个逐步发现自己无知的过程”,我想说,学习也是这样,越学越觉得自己无知。

这个世界上,学习最快的方法,不是学,而是问。

为什么现在人在学习时很少提问了?(思考🤔)

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很重要!

时间带来的问题,要交由时间来解决!(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人生的价值排序也很重要!(每个人对自己的价值观排序都会有不同,夫妻相处时或多或少会因为这方面有冲突,有矛盾,比如丈夫觉得工作最重要,妻子觉得家庭最重要,以前不理解不明白时会觉得对方不可理喻,现在知道了要学会尊重,理解,当你真正去理解到他的时候,他也会反过来理解支持到你)

对改版后的父母专业课有了新的理解:

就家庭层面来说实操性更强,不再关注过去的问题形成,而是关注如何解决问题(这和焦点的理念很像)

互动思考1:

1.孩子考的很差,他的内在发生了什么?

2.孩子考了第一名,他的内在发生了什么?

3.孩子上次考了100分,这次考试98分,是进步了还是退步了?


互动思考2:

1.该不该让孩子做家务?

2.孩子在家帮忙做家务,到底要不要奖励?(零花钱或是给予其它物质奖励)

3.怎样调动孩子做家务的积极性?

4.做家务能给孩子带来什么?

现在有太多的家长对孩子说:你只管学习,其他任何事情都不需要做。”看似是很爱孩子,其实是自私的表现,剥夺了孩子自我成长的权利。同时,这也是家长对孩子的价值评定太单一太片面,学习不仅仅只有学校学业上的学习,方方面面的学习都很重要(学习做家务、人际交往等等),如果一个孩子只有在学业上的学习这一方面,一旦学习成绩上没有好结果,那很有可能他的自信心、自我价值感会崩塌。唯一能让他有成就感的学业成绩也没有了,他还哪来自信心呢?

也有些家长抱怨现在孩子太懒了,在家什么都不做,父母为他做很多,他还不怎么领情,不知感恩,殊不知这都是我们家长带来的因果,小时候种什么因,长大收获的果,回想孩子小时候并不懒的,是我们没有保护好孩子做家务的敏感期,  比如,孩子小时候,很多大人都宁愿自己辛苦喂饭,也不给孩子自己独自吃的机会。因为觉得弄脏了衣服要换,弄脏了地板要重新扫,更加麻烦,还不如自己喂。

比如,孩子说想自己倒水喝,我们总是说不行,因为怕弄湿衣服,怕给自己制造额外的麻烦,于是一次次地为孩子代劳……

还比如不让孩子帮忙端碗(怕摔碎),擦桌子(怕越擦越脏)……

你看,孩子明明可能在家务敏感期,对做家务产生极高的兴趣的时候,我们却一次又一次地拒绝他们的热情。

我们好像是在“帮“他们,实则却是在用自己的行为暗示孩子。

可是后来,他们慢慢地习惯了凡事有我们代劳的时候,我们却又开始嫌弃孩子“太懒“,”不够独立“。我们对他们的需求又变了,我们希望他们变得勤劳一些,能够”帮帮“我们,能够”理解“我们。

  回想起来,当初如果我们不拒绝他们的热情,不嫌他们“帮倒忙“,不把他们看作”小麻烦“。比如当他们主动提出想帮我们洗碗的时候,我们不赶走他们,而是让他们尝试,衣服湿了换一件不就行了?哪怕,只是帮我们倒倒洗洁精也好呢?


  那么现在,也许你家的孩子就是周围人里最勤劳的那一个。

所以做家务也是能给孩子带来自信心、自我价值感的(认为我能行),安全感的建立,也会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培养孩子的责任心!!



下午的课关于脑科学与家庭教育,

如何培养有潜力的大脑?对

1.良性的、有效的刺激多一些

2.合理的刺激强度

3.正确的引导

4.不厌其烦的训练(“勇气糖”的故事印象深刻,觉得那位妈妈很有耐心,很有智慧,值得学习!!!

凡事孩子能做的事,都让孩子自己去做,

凡是孩子暂时做不到的,鼓励孩子一点一点做。

当一个孩子每天生活中只剩下学习这一件事,一旦学习上出现差错,他的自信心会完全崩塌,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