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算子.齿落
宋代.辛弃疾
刚者不坚牢,柔者难摧挫。不信张开口角看,舌在牙先堕。
已阙两边厢,又豁中间个。说与儿曹莫笑翁,狗窦从君过。
译文
坚硬的事物容易折断,而看起来柔软的事物往往生命力顽强。如果不相信就张开嘴看看,舌头完好无损牙齿却已脱落。
两边的槽牙已经掉光,中间的切齿也开了个大洞。孩子们不要笑我稀落的牙齿似狗洞,这洞可以供你们进出耍着玩呀!
注释
阙:同“缺”。
两边厢:两旁;两侧。
儿曹:指晚辈的孩子们。
狗窦:狗洞。
从:任凭。
创作背景
此次创作于孝宗淳熙八年(公元1181年),辛弃疾被罢官后到上饶带湖一带隐居。南归以来数十年,眼见刚强不阿的正直爱国者,一个个被从政治舞台,上打了下来,如力主北伐的张浚,如拒不执行妥协、误国命令的虞允文,如作者自己和他的战友。而以圆滑的投降理论取媚最高统治者的主和派人物,则被委以高职,官运亨通,富贵长存。这是谁也改变不了的“政治”。于是辛弃疾只好在嬉笑嘲弄之中寄寓严肃的内容,于是写下这首词。
赏析
词人以舌在齿落的现象中,寄寓了自己领略到的老子刚摧柔存的生活哲理。
词一上来,就推出主旨,开篇立意。这里的“刚者”与“柔者",已隐然照顾到后文的叙写落齿的事情。以下如同论说文的举证,以“不信”反领,表明了“舌在牙先堕"的事实。下片具体叙写齿落的事实,正面切题,用口语来写,显示浑朴活泼的趣味。以下更进一层,以“狗窦从君过"的反讽,嘲笑那些笑话他豁齿的“儿曹”,这表现出他的旷达,也表现出他的倔傲。这里的“儿曹”,未必只是他家里的子孙辈,而兼容了所有的年少得意之辈对于老年人的态度。在这一个层次上,可以说词人是旷达的。如果更进一步,理解到“儿曹”在骨子里还兼指他心中的政敌和“假想敌”,即那些春风得意的当权派。他们若笑话他年老齿落的话,很显然就带有幸灾乐祸的味道。因此,作者若对他们说句“狗窦"的戏谑,显然其中也含有老而倔傲的意味。妙的是,他把这最深隐的思想隐藏得很成功,让读者一见之下,只感到他的旷达诙谐;而细品之下,也能隐隐感受到他的情感锋芒。
此词的主要特色是用典浑化,如撒盐于水,不复见盐粒,只觉水味不薄。与其中深刻的人生寓意并存不悖。人多谓锻炼精警易,天然人妙难。这首词如果不从词的婉约化抒情特征去轩轾它,也可算是天然入妙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