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中国已经步入“全民写作”时代有点夸张,但是在写的、准备写的,那真不少。看到不少人分享的写作成果和收益明细,特别是一批又一批的流量之王、网文大家,让不少人好生羡慕,也就有了摩拳擦掌、大干一番的想法。
这里,我不是泼冷水,只是想聊聊自己对写作的看法:
一是写作不等于创作。写作是什么?简而言之,写作就是一种记录和表达,是工具、是过程,也产生结果。这是广义的写作。我们日常生活的记点东西,写几句感悟,这也可以算作写作。狭义的写作,指的更多是带有创作创造性的,比如写作文、写论文、写材料、写文案、写文学作品等等。虽然日常生活中的写作也有整理加工这样的创作过程,但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创作。如果是想提升一下写作水平,适应自媒体时代,能更好地进行自我表达和展现,那是很好的;但如果一开始就要奔着创作去,我觉得真的不用这么急。先当个爱好可以,真要以为别人能行自己也行,抱这种观点不太可取。
二是创作不等于佳作。创作就会产生作品。是不是产生的作品就是佳作?肯定不是的。以作家为例,全国这么多作家,一年要创作出多少作品,能成佳作的,又有多少?还如写网文、写网络小说的人,数量虽然巨大,但置于金字塔尖的作者和作品占比其实很小。我坚持写了一段时间的网文,不要说佳作,阅读量也很惨淡。可能是自己水平有限,反正我只能当作爱好而已。如果我要靠死瞌写作生活,那会没饭吃的。
三是佳作不等于炒作。不论是网文还是网络小说,当然也包括视频等一切创作,其中的佳作确实不少。但是不是流量、点击率高的就是佳作呢?肯定不是,收益好的不一定作品就好。为了流量,一些人蹭热点、寻痛点、找惨点、露羞点、抓卖点,可以说是无所不用其极。并且资本就像一只只饿狼,一闻点味就飞扑而来,打造人设、组建团队、雇佣水军、投入资金,一番炒作包装强推主打,其实要的就是变现而已,至于是不是佳作,那还重要么?
当我们为爱好、为梦想而写作,那写作就有了诗和远方;如果我们是为流量去写作甚至梦想着爆红,说不定只会换来“一地鸡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