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学期开始进入一轮复习阶段,采用了新的复习提纲引领、小组合作探讨、教师点拨讲评、考试成绩反馈方案。到现在经过了一些调整,比如:提前发提纲,课下完成,课上我把自己做的标准答案贴到黑板上,供有需要的同学核对。提高了课堂的参与度。
近期在复习细胞的结构、元素组成等系列知识,记忆性的内容多,比较枯燥。所以,我策划了本次的生物竞赛。采用了《中华好诗词》栏目“恰同学少年”大学争霸赛的赛制,分为三个环节。
环节一:每个小组派一名队员,参加1分钟的判断题环节。回答“对、错”,每答对1道题积累1分,这是一个心理素质、速度、正确率的比拼。学生的表现超乎我的想象,表现最好的答对了9道题。这个环节需要其他同学保持绝对的安静。但是在一个小组结束,学生有精彩表现的时候总是忍不住鼓掌。
环节二:每个小组派2名选手参加问答题。16个人按照组号佩戴上本组标号的号牌,按照1-8组,重复1-8组的顺序坐好。每位同学有1张跳过卡,使用时顺时针下一个同学答题,使用完毕后工作人员收回。10秒钟之内作答,否则为错误。开始说话就不可以再使用跳过卡。
刚开始的几位同学有非常精彩的表现。后来遇到了比较难的问题连续有人使用免答卡。最终本环节得分最多的为小组挣得了6分,最少的两个组得了0分。
本环节需要提醒同学不能议论、翻书等。
两轮比赛后暂时的得分情况是:
环节三:两名同学配合,一个负责两个字的提示,另一个负责猜出这个结构或过程是什么。本环节比赛完毕之后会再追加反思。
环节三已经比赛完了,此环节得分差距特别大。最多的拿到了满分10分,最少的只得1分。此环节考验学生对生物知识的掌握能力、应变能力、双方配合的默契程度。其中不乏精彩的表达:比如,“中心体”学生提示1就是“垂直”;“高尔基体”提示1就是“包装”;“性激素”提示“脂质、发育”,准确度很高,保证了高的得分。
当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1.出现了题目中的字,造成此题作废;
2.不能用生物学以外的其他提示;
3.赛场秩序的维持,不能有提示、杂音等。
总体来说,本次生物竞赛组织的比较成功,学生参与度很高,提升了小组的凝聚力。最后每班决出1、2、3名,小组获得了相应的积分奖励,并让小组长发表了感言;最后一名的小组组长也发表了感言。营造了胜不骄、败不馁的氛围,给组长和组员的沟通创造了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