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的思考迷茫,敦促我周末重看了一遍90年底的电影《活着》。虽然20多年前就看过小说看过电影,虽然已经知道后续情节和最终结局,再看的时候,依然忍不住泪水掉下来。
20多年前看过小说和电影,当时无比震惊,有人能把苦难写得如此平静,尤其是富贵的身世和我家太相似了,都是因赌博输掉家产,解放后划为贫农。
电影比小说温和不少,以大团圆的结局改变了小说中富贵老来孤身一人的悲戚,给人些许希望。重看电影时,感觉富贵怎么成为城镇人而不是农民了,也不应该这么早结束啊,最后的画面应该是一个老人和一头老牛走向远方的啊。这也是20多年来,小说电影在我脑中的交错形成的,我把二者融为一体了。有一句话,小说里有电影中没有:时间无需通知我们就可以改变一切。
小说《活着》还有一句经典,我不认同的经典,电影好像也没用: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如果活着本身成为意义,其实就是无意义。富贵对儿子、对外孙两次讲到“鸡养大了就变成了鹅,鹅养大了就变成了羊,羊再养大了,就变成了牛”,孩子都问“牛以后呢?”,富贵第一次回答儿子说“日子就越来越好了”,第二次回答外孙时变成了“馒头就长大了”。活着,是为了成长的希望,这是支撑富贵前半生的力量,也是电影展现的活着的力量,虽然不再确信日子越来越好,但确信孩子会长大。
余华在小说中,把富贵的亲人一个个带走,身边只剩下同样日薄西山的老牛,显得刻意的残酷,通过对剥夺希望的苦难的控诉,强调活着的韧性和纯粹的存在。张艺谋将这种刻意淡化了,一切意外在历史的背景下都有着某种合理性,并且把成长的希望留在了最后。这一点,我觉得张艺谋的改编比余华的原作更近人性。
葛优凭此片封影帝,演技比巩俐高明太多,无论是纨绔少爷,还是被抓壮丁、落魄艺人、遇官之小心,失子之痛苦、丧女之心酸,无不是本色出演,到了大道无形的境界。经典确是经典,除了剧情和演技,更有引发的思考。
我们的国家民族,不但苦难很多,而且是无意义的苦难太多。我们无法保证孩子们后代们没有苦难,但我们努力使他们不再遭受无意义的苦难,这可能就是我们奋斗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