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教育问题历来都是社会和家庭热议的话题。从古时候的孟母三迁到今日的“学区房”都折射出家长对孩子接受良好教育的殷切期望。
每一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赢在起跑线上,因此从小为他提供最好的教育资源:重点学校、兴趣班、补课班、学科竞赛……
在我小时候,家长会带我去上乐器兴趣班;到了初中,各种补课班、竞赛班安排的明明白白;高中冲刺阶段更是见缝插针的“自主招生”补习…….这类现象只是一个缩影。由于内卷现象愈演愈烈,起跑线从孩子的小学提前到家长们之间的竞争。
如果想让孩子在重点小学就读,就需要购买附近的高价学区房。买好学区房,就等于为孩子未来增加一块敲门砖。
Jimmy Chan等学者2020年的研究发现重点小学的学区房比周边非学区的房价高出14%,即家长愿意多支付43万元来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溢价。
学区房的分类实际上是教育资源的不均衡的体现。**通过学区房就可以筛选出不同的人群,**本身家底较为丰厚的,便可以买学区房,将孩子送到好的学校学习。
哥伦比亚大学教授西莫斯·可汗在《特权》一书中描绘了这种精英教育带来的阶层固化。父辈的财富与权力决定了教育投入与录取的院校。孩子们的学习环境从出生开始便决定了,精英教育的模式下高强度投资为他们争取了更多的教育资源。这种精英教育模式会加剧社会的不平等现象,带来阶层固化。
教育的本质是什么?
在许多家长的眼中,接受教育的真正目的似乎早已被抛在脑后。他们认为只要拿到重点高中或名牌大学的敲门砖,自己的孩子就算拿到了通往更高社会地位、更多财富、更成功人生之门的金钥匙。
那么,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又怎么样呢?
美国教育家威廉·德雷谢维奇在《优秀的绵羊》一书中描绘了美国精英教育体系培养出来的孩子。
当时,美国的精英教育体系俨然成为一套严密封闭的系统。比如精英高中和私立学校,以及如今蓬勃发展的辅导行业和学习咨询服务、考试辅导以及各种荣誉项目等。这背后还有拼命把孩子推进这台庞大机器的父母。(这个现象和中国当下的教育体系非常相似。)
然而,这个精英教育体系培养出来的学生:虽然很聪明,但同时他们又充满着焦虑,胆小怕事,对未来一片茫然,极度缺乏好奇心和目标感。他们生活在一个巨大的特权泡泡里,所有人都很老实地向同一个方向前进。他们善于解决手头上的问题,但对于为什么要解决这些问题,他们一无所知。
在德雷谢维奇眼里,他们就是一群“优秀的绵羊”。
这些现象让我不禁思考教育的意义与本质是什么?为什么投入了大量的资源和财力最终收效甚微?
教育是一种思考的能力,是让我们学会独立思考,学会理智地判断和选择。可能在毕业后的两三年间,我们会逐渐淡忘那些技能性的知识。或许,我们并不需要死记硬背那些随手可以查到的课文,而是需要严密的逻辑思辨能力,全局统筹思考的能力,或者是对人生目标的反省能力。
这些思考能力的培养会随着年岁的增长而愈发重要。家长安排孩子们补习班的科目,选择住在重点学校对口的学区房,但是安排不了孩子的一生。因为,每个人终究是为了自己的人生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