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个题目,有一句话是不是会突然冒出来——“遇见更好的自己”?是的,书中的内容就是要让我们变成更好的自己。让我们感受到爱、喜悦和内心的平和。
作者张德芬,曾经是台视知名的女主播,美国加州大学MBA。2002年开始专心研修各种不同的心灵成长课程及心理治疗方法,体悟了很多灵性及个人成长方面的心得。
这本《遇见未知的自己》出版于2007年,是华语世界第一本关于身、心、灵的小说。收到读者空前的热情和回馈。
作者以一位城市白领阶层的女性若菱为主角,通过她遇到的种种事件,及她如何在一位老人的帮助下,逐渐把眼光从在外在的世界转向内心的真我,并改善内在的状态,进而也改变了外在的世界,就像春蚕破茧而出,迎来更好的自己。
作者希望通过这种小说的方式,让我们从故事中悟出身心灵的成长方法,能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困境,迎来全新的自己。
我们先来看看若菱是“谁”?
若菱,从小父母离异,只见过父亲几面,十岁以前和外祖父母生活在一起。
稍大后来到母亲身边,但继父对她不好,冷酷而疏离。
若菱是个从小缺爱的孩子。
若菱,相貌清秀,自小聪慧。从小学习成绩优异,好胜心强,是清华大学毕业的高才生。后留学美国读企业管理MBA。
若菱是个学霸。
若菱的老公志明是她的大学同学,为脱离原生家庭,大学一毕业就和他结了婚,老公目前是一大学教授。
若菱有个好老公。
若菱的高学历和在美国的工作经验,使得她轻松地获得在外企工作,并成为销售主干。
若菱有份好工作。
若菱结婚10年没有孩子,婆婆老公对她都颇有微词。在一个冬夜,因为没有做饭,被老公嫌弃不会生孩子,饭也不会做!家成了一个冰窟窿。
若菱处于精神崩溃的边缘。
于是出现了文章的开头,若菱在冬日雨夜独自在山路上不顾死亡地飙车,直至油尽车停。此时又发现手机没带在身上。窗外一片漆黑。仿佛走到了生命的尽头。
身陷绝望中的若菱遇见了谁?又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
下面我们分三个部分讲解若菱的心智成长,分别是:真我与爱、喜悦、和平;身体、情绪、思想、身份认同隔断我们认识真我;用联结身体、臣服情绪、定静思想、觉察身份认同认识真我,获得爱与喜悦、和平。
1 真我与爱、喜悦、和平
“为什么倒霉的总是我呢?”
山穷水尽处,柳暗花明时。这时的若菱看到了远处的灯光,她寻着光走过去。
温暖的室内坐着一位神秘的老人,问了一个古怪的问题“你是谁?”若菱的一个又一个我们前面介绍她的回答都被否定了。
老人说,这是个无解的答案,只能答出我不是谁。正如老子在道德经里所说“道可道非常道”。
老人接着问,人生最大的追求是什么?财富、权利、健康,是我们大部分人想要拥有的。它们的背后,其实就是可以给我们带来喜悦和内心的安宁。
这种本真,刚出生的宝宝就拥有,我们总不自觉的被他们的天真所吸引。
什么时候,我们丢失了真我。开始一心向外,追求身外的名与利。以获得我们需要的喜悦与和平。
正如一个没吃过冰淇淋的人,你再怎么解释冰琪淋是什么,他还是不知道。但只要他尝过,他就不会忘记这个味道。
同样的道理,我们内心的真我,是带着最初的爱、喜悦与和平的。我们记得这份美好的感觉。当我们向内看不到时,目光转向了外部。
我们费劲心力追求权力、金钱以满足自己对爱、喜悦、平和的需求。
人一旦陷入物欲的世界里,是很难满足自己的需求的。达到了也只能带来短暂的快乐,因为我们又在为更多的需求而感到痛苦。
我是谁?如何才能找回真我,重拾内心的快乐?我们接着看第二部份的内容。
2 身体、情绪、思想、身份认同层层包裹着我们的内心
真我,是一直在我们心中的。
包裹着它的第一层是身体。身体是我们存在于世间的实体。没有它,个体也就消失了。
保持身体的存在,即活着。需要多少物质?极限生存里给过我们答案。
那其他呢?是我们增加上去的,多了,可以给我们带来快乐,同时也成为我们内心的负累。
如果把喜悦交给身体欲望的满足,永无止境,且最终伤害了身体。
第二层是情绪。身体是客体存在,通过身体,看听嗅触给我们带来知觉,这也是客观的。
由这些知觉给我们带来的反应,就是我们的主观感受了,但也还接近客观,因为它紧挨着身体。
情绪的表露或者说表露程度,那就差别很大了。理智与情感就是很好的诠释。
第三层是思想。思想是我们对客体及我们情绪的一种判断。
思想上区别就千差万别了,这里有一个归因的问题。
也是我们常说的ABC理论中的B,C代表的是一种行为,看似是由A事件引出的,但同样的A,因为主观思考B的不同。C也就大相径庭了。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性格决定命运。
第四层是身份认同。我们生活在现实生活中,都是社会人。
我们被贴上各种各样的标签。父母的孩子,老板的员工,爱人的配偶,宝宝的爸爸妈妈。
我们努力的扮演着自己不同的角色。
为了获得喜悦和内心的平和,我们不断的追求着更好的生活,更完美了身份认同。
我们也一步步的离内心的真我越来越远。看不见摸不着,似乎它已离开了我们。
如何能重新找回那个真我呢,我们继续第三部分的内容。
3 用联结身体、臣服情绪、定静思想、觉察身份认同认识真我,获得爱与喜悦、和平。
联结身体,是倾听我们身体的声音。
当我们陷入一种难以言说的痛苦情绪时,我们不妨跳出情绪,感知我们的身体。它会告知我们哪里不舒服。
当我们能听到身体的声音时,我们就和身体进行了和解,让真我与情绪对接。
臣服情绪,指的是接纳我们的情绪。难过就是难过,不去隐藏。想哭就哭出来吧。
这不意味着我们沉溺在其中。一般来说当时就爆发出来的情绪不会伤害我们太久,真我有自我治愈的能力。
定静思想,指的是静心。专注于一件事。可以是一种运动,或是做的件感兴趣的事情。也可以是一段冥想。
让真我去和我们的思想对话,我们的思想才不会偏离本心。不限于混乱和崩溃。
觉察身份认同。哪些身份是我们真正需要的。需要我们去判断。
社会责任肯定是有的,生活的意义在于我们很好的承担自己的责任。
爱同时也是一种能力,来自内心的喜悦的感受是爱的源泉。
以上是我和大家分享的三部份内容。
真我,喜悦与和平存在于我们的内心,我们只有收回视线,向内看,提升内在的自我。才可能获得真正的幸福。同时外部的环境也会因为我们充实的内在而改变。
顺风顺水的人生就在我们的世界里。期待你通过联结身体,臣服情绪,定静思想,而得到正确的身份认同,遇见那个未知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