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中国和日本一直友好,
不要再打仗,因为一旦打仗,
会有很多人死去的。
——陈林桃(山西幸存老人)
文丨旧故麻袋
∨
8月14日是世界“慰安妇”纪念日,关于“慰安妇”幸存者的纪录片《二十二》在这一天上映,近乎一种使命感和仪式感。
“慰安妇”这三个字,是多么敏感的一个词,它是中国人心里的一道“疤痕”,是那段不堪回首的战争留下的罪证,这是一段“疼痛”的历史,每一位中国人都心知肚明。
当光阴慢慢划过,时间抚平伤口,这些经历了磨难的老人们被“慰安妇”三个字定义了人生,她们熬过了苦难,如今又身在何处,过着怎样的生活,经历着怎样的悲喜忧乐?
我们以为她们应是何种辛酸苦楚,可事实上,她们并没有如我们想象中那般脆弱,也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苦大仇深。战争结束后,她们释怀了,那段饱受摧残的岁月,她们将它深深的埋藏起来,不提起,她们像普通老人一样活着。
在她们眼里,世界仍旧是美好的,没有人会拒绝美好的事物,所以老人会说:“这个世界红红火火的,我要留着这条命来看。”
她们本是强大而坚毅的女人,理应被中国铭记,可现实是她们默默的经历着生老病死,相继离世。日本侵华战争的八年期间,有20万中国妇女被迫沦为日军的性奴。而在2014年,影片《二十二》开拍之时,中国内地仅剩22位当时的幸存者,截止今天,仅剩下8位。
说实话,其实我个人对关于那段历史的电影较为抵触,因为那是一段让人痛心疾首、不堪入目的历史。但我还是认认真真去看了导演之前拍摄的纪录片《三十二》,当时全国公开身份的“慰安妇”幸存者还有32位,《三十二》就成为了这段纪录短片的名字。
这是一部讲述“慰安妇”幸存者韦绍兰老人和她“日本儿子”的短片。没有侧重当年的苦难、没有描写中日的关系,老人只是略带平静地给我们讲述着当年发生了什么,像片中的大山一样沉静。
在那个时期,韦绍兰是不幸的,又是幸运的,因为她较早逃出了那个牢狱般的地方,她周边的亲人也很理解她的遭遇,不对她恶语相向,还总是开解她。丈夫一开始十分介意,后来也渐渐接受了她和肚里的“日本孩子”。她说:“想到苦,没有哪个比我更苦。”
但孩子生下来后并没有韦绍兰老人那么幸运,旁人总是拿别样的目光看待这个所谓的“日本孩子”,因为“特殊身份”,长大后也没有成家,因为没有人愿意把女儿嫁给一个“日本人”。
虽然遭遇众多不幸,老人家依然对生活充满乐观,九十多岁还忍着病痛洗衣、种菜、喂鸡,在看似“苦海无涯”的生活中,她却能够笑唱山歌、感恩社会,只愁命短不愁穷。观众都担心她低保费少怎么维持生活时,她说的是:“够用就够了。”
我来听你慢慢说,是纪录片应有的姿态。整部记录片中没有哭号、没有幽怨、没有控诉,没有对这段历史的怨恨,也没有对历史的拷问和对慰安妇的同情与怜悯。它润物无声,超越了对战争的问责,而是揭示生命。
不评论、不介入、不引导、不插手,用聆听的姿态,让讲述者有足够的时间调整自己的情感,也将最真实的景象还原给了观众。
罗曼·罗兰说:生活中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认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真正强大的人,在经历了磨难后,依然能看到这个世界的美好。她们并不像我们所想的那样哀怨,去痛斥命运的不公、生活的艰苦,反而在她们的身上,流露出对生命的赞美和渴望。再多的仇恨与困难,也抵不过美好的生活。
感谢导演能坚持拍下这样珍贵的影像,让我们看到她们的真实,若社会不关注她们,任由时光飞逝,那么她们将在角落中,走向生命的尽头。
如今的她们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引起了社会各界的热论。韩国有《鬼乡》,中国也终于有了《二十二》。
庆幸的是:虽然上映首日只有1.5%排片与328万元票房,但后期发力十足,各路自来水靠口口相传的口碑,为电影谋求了更大的市场,排片和上座率开始持续上涨,没过两日,票房就翻了整整4倍,日票房超过了投资过亿的《鲛珠传》,上映4天,票房接近7千万,这简直就是纪录片中的奇迹。
从32到22,再到8,这个数字迟早会变成0,但是在这之前,能够留下老人们的影像资料,让历史得以铭记,这就是《二十二》最大的意义。
借用吴刚老师一句话:“面对伤痛,不终日怨恨,但一刻不忘!”
PS:周末去影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