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阳法,治疗鼻炎一例》

赖某某,男,12岁

主诉:流清涕、鼻塞3天

现病史:3天前因游泳,流涕症状复发,伴随鼻塞。偶咳嗽,少痰。鼻黏膜色淡。双肺呼吸音清。纳可。二便正常。睡眠尚可。腹软,触诊正常。腰部、肚脐触诊冷感。面色淡,形体偏消瘦。舌淡苔白。脉浮紧。患者家属诉,患儿长期易反复流清涕、鼻塞。

中医诊断:鼻鼽

证型:风寒侵袭,寒湿阻窍

西医诊断:过敏性鼻炎

治疗:解表散寒,温肺化饮

方剂:小青龙汤合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

麻黄5克    桂枝10克    干姜5克    生姜6克

细辛6克    五味子6克  炒白芍6克  姜半夏8克

炙甘草5克  陈皮9克    茯苓10克  辛夷8克

炒苍耳6克  黑顺片9克  葛根12克

×5剂


(患者初诊舌象)

二诊复诊:三日后复诊,患者诉服药后,第二天流涕、鼻塞、喷嚏基本消退。因药物尚在服用,暂不予处方。

灸治:命门穴、神阙穴、大椎穴手持灸,督脉回旋灸

穴位贴敷:双肺俞:麻黄0.3  桂枝0.5  干姜0.3  细辛0.3 

五味子0.3  清半夏0.3

命门:附子0.5  干姜0.3  肉桂0.5  五味子0.5

配合捏脊,通阳、扶阳,改善体质


按语:患者平素易流清涕,面色黯淡,腰部、肚脐触诊冷感,舌淡苔白,可知素体阳虚。属于太阴、少阴虚寒的体质。本次复发有明确诱因,因游泳受凉后出现,加之脉象浮紧,可知外受风寒,寒湿阻窍。

小青龙散寒解表,温肺化寒湿,治标。肾与膀胱相表里,麻黄附子细辛汤,疗少阴经之虚寒,以温肾散寒的方法,助太阳经祛风散寒化湿。标本同治之法。

素体亏虚,予以督脉手持灸、穴位贴敷扶阳,嘱患者忌口生冷,多食牛肉、杂粮,改善体质。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