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收入30万元的人,也没有存款,能否通过增额寿险来实现储蓄?
最近利率下行,很多保险从业人员都在宣传保险储蓄
K森建议大家一定要慎重考虑,不要占用自己过多的现金流
购买储蓄型保险的人,购买的理由大体就是:
有了保险,不仅可以防范万一,以备不时之需,还可以让自己更有效地存钱.
除了人身保险,之后还可以当存款取出来使用,而且税费还很低.
诸如此类的话,保险推销员应该都对你说过。
到期之后,你的存款可以翻一倍.....
外币支付的话,我可以保证,利率决不会低于3%...
听了这些极具诱惑性的话语之后,很多人一下没控制住,就购买了。
这些推销员,很明显刺到了那些不善储蓄之人的痛处。原因就是,这些人会认为:这样的保险不仅可以预防意外情况,还可以完善自己的储蓄状况。
然而,既然自己的目的是储蓄,那为什么要买保险呢?
而且,保险真的可以帮助你有效储蓄吗?
人物:王先生,35岁,男性。
烦恼:我现在基本存不住钱了。
情况:王先生是一个单身的公司职员,他的年收入超过了30万元,可是即便这样他也有烦恼。
那时候,有位保险推销员给他推荐了一个保险,说是可以自动帮你存钱,他觉得这个挺合适的,于是就签合同了。
他需要为此每月支付1.5万元,当然以他的收入,每月除去生活费,这些钱还是拿得出的。
但是有一天,身在老家的母亲突然联系他,说他的父亲病倒了,想请他帮忙,给父亲出一点医药费。
可是,他除生活费之外的钱几乎都用在了那份保险上面,而如果解约的话,返还给自己的钱会很少,无法与自己已经投进去的钱相比。
不希望自己受到损失的王先生,自此开始纠结,到底是刷信用卡里的钱,还是撸网贷呢?
储蓄型保险的流动性风险非常高
据那些吃过储蓄型保险亏的人所说,他们中的大多数,在还没有具体了解保险内容的时候,就匆忙签约了。
“通过保险来存钱”,很多推销员都会这么说,而人们也会因此被迷惑。虽说买保险是为了存钱,可一旦解约,返还的钱要比你投进去的钱少很多。再加上通货膨胀和汇率风险,造成的损失是多种多样,但人们对此却知之甚少。
况且,储蓄型保险在资金效率和流动性方面的表现,也不敢恭维。
然而,像王先生一样,抱着既能储蓄,又能防范意外情况,可以一石二鸟这种想法购买此类保险的人依然数不胜数。
这类客户,通常不会深入思考,有一种只要自己觉得可以就马上下手的习惯。在购买保险之前,我们有很多需要考虑的问题。那么面对这种情况我们该怎么做呢?
首先,在思考通过保险来储蓄这一问题之前,你要反复分析自己的收支状况。削减不必要的开支,增加自己的存款,这才是最重要的。
如果你手头有足够的剩余资金,那确实是另一回事;可如果没有,你就需要先改善一下家庭经济条件。
对王先生来说,其年收入超过了30万元,要是能认真控制一下支出的话,他会有很多剩余资金,存钱根本不是问题。然而他却忽视了在此方面的努力,这是极其错误的。
在这种情况下,一旦遇到急用钱的事情,经济就会陷入困难,不得不去进行一些完全不必要的借贷。
而且,由于这种金钱使用方式已经成了习惯,考虑到未来的教育资金以及养老资金,还是尽快改变这种习惯为好。
其实保险的作用仅仅就是保障,我们有必要把保障和储蓄分开来看待。
我们可以通过自行积攒钱财来进行储蓄,还可以通过存储型的信托投资等机构来进行理财。
这样一来,你就不会有像王先生那样的大额支出,也不需要兑现或贷款,必要的时候可以在花钱的同时进行储蓄。
与不仅可以防范意外状况,还可以帮助存钱的观念相比,你应该首先想到有存款就可以防范意外情况。储蓄足够的话是不需要过多保险的。
收益、流动性、风险,俗称投资的不可能三角。保险储蓄所谓的低风险和3-4%的“高收益”,实际上是牺牲了绝大部分的资金流动性带来的。
谁也不知道明天究竟会怎样,将资产的大头锁定在未来,你真的放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