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觉得,关于天赋,大部分人都有着很多误区。
主要有三:
1.认为智商高或者某项技能上手快才是天赋。
2.认为只有那些特别聪明特别能干的才叫天赋。
3.认为后天完全可以弥补先天,把别人的天赋挂在嘴上,就是没有上进心。
殊不知,以上三点普遍存在的“共识”,才是很多人自卑无助,在原地打转的根源。
关于第一点,我想说,绝大部分人,都有各自的“天赋点”。如果只有学习好,或者运动能力好,才叫天赋,那大部分人终其一生都是没有天赋的。
但其实,大部分都有相对别人更优势的地方,注意是“优势”,不是“绝对优势”。但即使这样,这部分优势已然可以形成自己的局部“天赋点”。
譬如:更容易专注、更肯吃苦、更容易精力充沛、更加有表达能力、更有审美力、更细致、更有韧性…这些我认为都是天赋。
他们让我们可以在某些领域或某些时刻,就是可以表现的比别人好。
这就是天赋啊,找到它,发挥它吧。
关于第二点,俗话说,五个手指头伸出来都有长短,可是我们经常认为,比别人明显要长很多,才叫长,才叫天赋。
可以肯定,我们每一个人身上一定都有比别人差一点的,也有比别人好一点的。那些比别人好一点的,也是老天给的,为什么不是天赋呢?
关于第三点,如果我们总是有意回避天赋这回事,我们就会时常觉得,为什么我老是不能比别人好,一定是我不争气,一定是我笨,但又不得其法,久而久之甚至破罐破摔,沉沦下去。
罗曼罗兰说,“世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认识了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
我想说,真正的励志,是承认别人的天赋的基础上,依然不放弃自己的追求和精进。
而不是一味地洗脑,你和他是一样的,那样只会在挫败后,在自己身上归结很多的负面原因,从而强化自己的负面,让自己越来越自卑,和迷茫。
其实,这篇文章,我是最想对父母们说的。对于小孩,智商高是天赋,动手能力强是天赋,表达好是天赋,乐观是一种天赋,甚至努力也是一种天赋。而它们之间,并无高下之分。
其实,我想说一个扎心的事实,每一个孩子最大的天赋,是他们的父母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