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记得在《我在故宫修文物》中,曾看到工作人员修复过万寿屏。那是康熙六十大寿的时候,他的子孙们献上的贺礼。
封建王朝,统治者的寿辰总是一等一的大事。举国欢腾、普天同庆不仅象征着朝臣、百姓的归顺,更留给了后人很多不可估量的瑰宝。
譬如以慈禧寿辰为名修建的颐和园,还有本文所要讲的,以乾隆寿辰为缘由诞生的京剧。
-1-
清乾隆五十五年,为了给皇帝祝寿,高郎亭带着三庆班进京了。紧接着,各大安徽戏班相继进京。
一时间,京城的戏台上百花争艳、名角如流。各家戏班纷纷开始比装备、比扮相、比唱腔。
同场竞技总是绝佳的优胜劣汰的契机,由此,徽班们慢慢合并而成三庆、四喜、和春、春台四家,也就是所谓的四大徽班。
除了徽班,汉调、昆曲、秦腔等等各地的戏曲精英们也一同汇聚在京城。几个原本搭不上界的民间曲调,因为这次碰面而开始彼此渗透,相互学习、交融。
由此带来最重要的一大成果,就是汉调的主要唱腔西皮,与徽调的主要唱腔二黄开始合流,升华而形成了皮黄声腔。而这一声腔的日渐主流,预示着京剧这一新的剧种诞生了。
京剧形成的另一个重要标志,便是确立以京胡为主要的伴奏乐器。
中国戏曲的四大声腔,每一个的主要伴奏乐器都不相同,这也成为了各个声腔区别于其他的重要标志。譬如梆子腔的梆子和板胡,昆腔的曲笛和三弦,高腔的锣鼓,还有皮黄腔的京胡。
京剧诞生伊始,为了伴奏这一新的剧种,人们将传统的胡琴稍加改制,变身成了一个高音的迷你版,这便是京胡。
后来,京剧演员们的声腔逐渐舍弃了尖锐的高音,开始流行以圆润为美。伴奏的乐器也跟着相应调整,体型逐渐变长、变大,以便于放低声音。
可见,京胡因京剧而诞生,因京剧的改变而调整。它的命运与京剧紧紧相连,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2-
京胡的声音属于典型的大嗓门儿。高亢、嘹亮、劲头儿足,放哪儿都是最乍耳的那个。
正常思维来讲,一般为了凸显主角的风采,伴奏是要隐去自身光彩的,是要尽可能不抢戏,而起到烘托氛围之功效的。所以可以圆润、可以和鸣、就是不能太出位。譬如万能大绿叶扬琴、钢琴啦,都是这种属性。
但是这京剧,怎么就找了个大嗓门儿的京胡当伴奏呢?
我一直都心有疑虑。
后来我想了想,根源大约还在我们的文化中。
首先,与西方的音乐重和弦恰好相反,我们的传统音乐以单音为主的。
多个音放在一起,就必须各自精准,这和弦才会干净。所以西方的音乐常常钉是钉、卯是卯。而我们的音乐正是因为单音为主,所以才可能出现滑音、抹音这种介乎于准与不准之间的模糊。
这点模糊的讲究,恰恰就是我们传统音乐的风韵。
还有,我们的音乐喜欢追求唱和。
有时候虽然音乐中是从属地位,但也强调与主奏乐器的呼应和匹配,所以伴奏更趋向于合奏。譬如最经典的琴与箫,就是两个单音放在一起相互衬托、你唱我和,成为了我们文化中最绝配的一对。
所以,我们的戏曲寻找伴奏的原则,大多也是以找一个与声腔类似的单音为主,以期达到那样你唱我和的效果。
譬如梆子腔找到了板胡,昆腔找到了曲笛,而京剧则找到了京胡。它的高亢、强劲和京剧演员的唱腔、韵味完美地贴合在一起,并为之起到了强有力的支撑。
-3-
京胡有别于其他乐器最重要的核心点,就是它因一门戏曲而生。也因为这样的命运,使得它兼而有了音乐和戏剧的双重属性。
著名的琴师李暮良先生曾说过这样两句话:心手相印,保腔托调。琴演于剧,音寓于情,以音绘景。
技艺永远是为了表达情感和美,京胡伴奏的永恒主题,就是衬托、呼应好演员的腔调。京胡伴奏不仅是音乐的表达,还是推动戏剧情节发展,刻画角色性格特点的有力媒介。
这是京胡作为京剧伴奏乐器来讲的最高境界。
后来,随着京剧的传播范围越来越广,大绿叶京胡也渐渐走进了人们的视线中。于是在伴奏之外,京胡逐渐脱离唱腔走向了独奏的道路,《夜深沉》、《小开门》等等。
但很显然,大多依旧源自京剧的曲牌名。毕竟,这是它与生俱来的使命。
在我们的乐器小传中,京胡算是最年轻的一件乐器了。它自问世以来不过200余年而已,很多乐器的年龄在后面加个0都不止。
之所以会挑选它,不仅因其归属于我的本行。自小《苏三起解》练了几百回,过门儿上手就来,更因为与它休戚相关的京剧。
人人皆知京剧是国粹,是无价之宝。可是真正感兴趣的并不多,乐意接触、入门来瞧瞧的就更少了。
我们的国乐也处于类似的境地,曾经的光芒太过耀眼,使得后来的人们久久都走不出那光芒之后的阴影。
传统文化交到我们年轻一代的手上,能否融进当下的时代,该如何传承与发展,这是京剧和国乐都要面临的问题。
所以,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就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如果你相中了我的文章,可以联系我的大军师扣舷哟,嘿嘿,祝你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