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听了院长在洛阳交通广播电台的直播,又重新复习了一遍,发现院长的课真的是需要反复去听,去琢磨,去举一反三。
院长又讲到那个经典案例,家长和孩子对抗,和主持人做演示,双手对抗互相推,越推越上火,越推越起劲,当院长把手变成托举状时,主持人的手不自觉就想撤走,院长追问“为啥你的手要拿走呢?”,主持人说“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我就想拿走,没有对抗了就不自觉放下了”。
是呀,当和孩子对抗时,我们的心中都有气,都想压过对方,老想较劲。其中一方放弃对抗时,力一下子就被卸掉了,尤其是我们是托举孩子的状态,不管你怎样,我都稳稳地托住你,孩子也就不再找事。
当孩子情绪和行为出现问题时,我们的注意力更要放在孩子的认知上,我们更要知道当一个孩子不会用嘴表达的时候,就一定会用错误的情绪和对抗的行为来表达,我们要引导孩子说出来,说出来自己的感受,说出来自己的想法,说出来比什么都重要。
听完孩子的表达,先不要着急,稳稳地托住孩子,和孩子变成一伙的,利用双圈理论和孩子一起去面对问题和解决问题。
我需要做的是把以前记的笔记都拿出来,复习再复习,记在脑子中,反复练习,融会贯通,直至变成我们的自动式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