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的觉醒》买了很久了,一直放在床头柜上。买的很多书都放在那里,好像自己买了就读了一样。想去读它的动力,是儿子最近的表现,让我有点焦虑。有句话说的很对:当你大吼大叫的时候,是你没有办法去解决问题了。当我焦虑的时候,是我没有办法应对不受掌控的生活。
《家庭的觉醒》让我正视很多的焦虑和怒火是来自内心那个迷失的自我,无法安抚和看清内心那个不被重视,不被关注的的小孩。
书中说,我们自认为的为了孩子好,痴迷于实现目标,而这些目标能为孩子带来美好未来。所以不断对孩子的生活无微不至的管理。这必然能引起孩子和家长的冲突,而冲突的根源是时间概念,家长是以未来为导向的,而孩子他们活在当下。孩子需要的是被看见,有价值,让他感觉很重要。
身边有有很多极端的案例,14岁的孩子骂自己的妈妈是SB,威胁家里人,如果不满足要求就自杀。他从小就报很多班,不想去被强制去,自己喜欢的事情都是被否定。到了青春期以后,意识到可以反抗家长了,就肆无忌惮的做父母不让做的事情。
而我们对孩子发火的原因,书中是这样给出原因的:我们反应的触发点,是根植于我们过去受过的伤害以及年幼时期的痛苦当中,孩子的行为不过是一阵风,把我们内心的那些情绪余烬煽成了火焰。
对于这一点,我深有体会,我的原生家庭让我学会了听话,隐忍。我用我从小习得的习惯去教养我的孩子,一旦他没有按照我的标准来,我就有怒火。
只有去检视为什么孩子的行为会促使我们做出负面的反应,才可以改变我们和孩子之间的互动模式,这一点对任何亲密关系都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