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孩子除了爸爸、妈妈,到现在还不会说其他的词,天天愁死了。”
“你家孩子还小呢,着什么急呀!”
“对呀,小孩儿都有自己的成长规律,你急也没有用呀!”
“我刚给孩子买的书,上面写的,到了这个月份,能够说出身边物品的名称了,可是我家的闺女只会叫爸爸、妈妈。”
“书上写只是书上写的,看看就行了,没有必要当真,你要全拿那个标准养娃,得要气死。”
“是呀,得气死多少回了,我家孩子现在两岁多了,还不愿意开口说话,随他便吧。”
听到大家都这样说,心里的那块石头顿时觉得轻飘飘如烟消雾散。
但事情过后再仔细想想,心里还是觉得很不舒服。虽然听了很多人说的关于要尊重孩子自己成长的规律。但看着自己的孩子就是不会说话,心里别提有多愁了。
于是上网查了很多的资料,抖音上也有很多介绍,如何引导孩子说话的视频,也看了不少。同时也买了《蒙台梭利敏感期早教手册》买了全套,然后又把那本《0~6岁语言交际训练全书》又拿过来看了一遍。
书中写到:
1、一岁左右的孩子能够自主学习语言,但这并不意味着家长什么都不需要做。
2、不让孩子独立摸索,而是由家长帮助他们正确组织语言,是我们在这一阶段必须要做的,这就要求当家里有一个1~2岁的孩子的时候,家长必须能够对儿童语言发展的科学规律有所了解,家长不是要改变自然规律,而是要扮演服务者的角色,向孩子提供必要的帮助。
3、我们都有必要为孩子提供一个很标准的环境,很标准的语言学习对象,这样他们才能尽快的完成自己的学习过程,才能让他们在与人交流时减少交流不畅所带来的痛苦。
……
还有很多很多……
这本书缓解了我的焦虑,而且也让我以后应该怎么做。书中也给出了很多有意思有趣的游戏,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孩子逐渐学会开口说话。
结合这本书以及自己的经验,我总结了以下几点:
一、不管孩子说不说,我们都要让他听。
你应该知道这个阶段是孩子语言迅速积累的黄金时期。虽然他现在能够说出来的字很少,但是他也在不断的积累。因此我们不管接触到什么,都可以有意识地说给他听。
例如在路边看到了一棵茂密的大树,可以讲给孩子听,你瞧这是一棵茂密的大树,这棵大树上长满了碧绿碧绿的叶子。这棵大树长得多么茂盛呀。跟妈妈一起说这是大树,大树。虽然他在此时此刻并不能按照我们的希望说出“大树”这个词,也不能说出“树”这个字。但是在孩子的意识里已经开始慢慢有了“大树”的概念。
不要担不要担心孩子不会就不告诉他,而是要不断说给他听。通过这样的方法,目前已经会说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姑姑、舅舅、姨姨、哥哥、姐姐、弟弟、妹妹等称呼类的词,以及蚂蚁、蝴蝶、羊牛等动物的名字。
二、说错、说不清,不要着急,强化正确的读音即可
孩子刚开始说话的时候会有很多字的读音,说不清楚,或者说错。也不要着急着去给他纠正,不要特别慌乱。更不要在孩子说错的时候哈哈大笑,让孩子陷入尴尬的境地。只需要在孩子说错的时候,强化正确的读音即可。
比如孩子在说姑姑这个词的时候,每次都说成嘟嘟。即使如此,我们也知道孩子是在想着说姑姑,我每次听到孩子说嘟嘟,就会再重复一次:姑姑。现在姑姑一词也准确掌握了。
三、接触更多的人,接触不同的语言环境
每个人的语言体系似乎是存在一定量的,接触不停的人,口头语不一样,也可以刺激到孩子的语言发展。暑假回到老家,孩子接触了,姑姑及其孩子六七口人,还有姥姥家的三四口人,每个人和孩子说不一样的话,做不一样动作,也极大地刺促进了孩子的语言发展。学会了很多字和词。
四、模仿能力超强的时候,不要让孩子学会脏话
孩子爸爸回来之后,带着孩子学会了很多不一样的词,但是男人有时候说话不有那么注意,滚蛋之类的词随口而出,大人本意也许没有什么恶意,孩子更不懂什么意思,只是简单地跟着学,并且开始说,滚蛋,滚。我们也协商,不要在孩子面前说这些话,让孩子无意之间学会说脏话。
孩子的语言训练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也不可能会马上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我们在孩子语言积累期让她不断积累,到会说的时候一定会给你想不到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