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第十五章 微妙玄通,深不可识
古之善为士者[1],
微妙玄通,深不可识。
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
豫兮若冬涉川;
犹兮若畏四邻;
俨兮其若客;
涣兮若冰之将释;
敦兮其若朴;
旷兮其若谷;
混兮其若浊;
澹兮其若海;
兮若无止。
孰能浊以静之徐清。
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
保此道者,不欲盈。
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译文】
古时的得道之人,
见解高深玄妙,非一般人所能理解。
因其深藏不可识,只好勉强用以下比喻来形容他:
办事沉稳谨慎,像走过冬天的冰河一样;
心怀忧患意识,像警觉着近邻的袭击一样;
神态恭敬庄严,像做客一样;
态度和蔼可亲,像正在消融的冰一样;
性情淳朴厚道,像未经雕琢过的木料一样;
心胸豁达,像空旷的山谷一样;
个性浑厚包容,像浑浊的江河大流一样;
神态深沉恬淡,像深沉的大海一样;
行动起来灵动,像不知停止的风一样。
谁能够在浑浊的河水中静止下来,然后慢慢地自我澄清呢?
谁能够使静止不动的东西运动起来,然后慢慢地显露生机呢?
遵行道之人不追求富有、盈满。
正因为不崇尚盈满,所以能推陈出新。
【KK笔记】
001古之善为士者,需要怎么样的素质和智慧呢?
①做事要小心谨慎。“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
《诗经》中“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也讲了同样的道理,做事要小心谨慎。
正如毛主席提到的我们要保持的工作作风,就是谦虚谨慎、戒骄戒躁。
②领着大家做事要严谨、严肃,不要太轻浮、马虎。
严肃到“俨兮其若客”,端庄严肃得像到别人家做客一样,衣着整齐、说话有分寸、处世有尺度,不可随意任性。
要学会区分不同的场合的不同对待方式。
③要温暖。
伤人的言语就像钉子钉在墙上,即使把钉子拔出来,钉眼还在,很难弥合。所以我们说话一定要谨慎温暖。
不要在没有必要的情况下,用居高临下盛气凌人的讲话方式。
正如第66章中“欲上民必以言下之”。圣人想要位居人民之上,必定要言辞谦下。
④厚道。
敦厚老实。心怀坦荡,人才会返璞归真,所以敦兮其若朴。
⑤宽容。旷兮其若谷。
一、容人。
人的胸怀要向山谷一样,虚怀若谷,容量无穷无尽,这样才是深不可知。
看待问题,首先要看到这个问题对我们有益处的部分。看待他人,要先看到他人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是什么。
要学会客观地看待事物,宽容地看待事物,不可全部否定,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二、容事。注重沟通的场合,在适当的场合说适当的话。有些话不该讲的话,没事的时候不要挑事,要学会容事。
三、容言。言论自由,哪怕我坚决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坚决维护你有把自己观点表达出来的权利。
⑥“混兮其若浊”。形容浑厚纯朴的样子。
⼼⾥清楚的很,对⼀些有瑕疵的⼈或事存有包容⼼,绝不会刻薄和过度精明。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水太清了,鱼就无法生存,要求别人太严了,就没有伙伴。现在有时用来表示对人或物不可要求太高。
002有道之士的微妙玄通,深不可识,深藏不露,个性丰富,形象多面,他们集沉稳、忧思、谦恭、温和、敦厚、豁达、宽容、恬淡、活泼等于一体,这些特征充分体现了“道”之无形无象,不可名状,变化莫测,深不可识。它既丰富高深又充满无穷魅力,让人产生无限的遐想。
002“孰能浊以止,静之徐清”
生活在浮躁、快节奏的时代,人容易情绪烦躁、暴躁,找到让自己宁静下来、安静下来、沉浸下来的方式方法。不要像被不停摇晃的落了灰尘的水杯一样,永远浑浊,所以,我们要要有定力,要学会沉淀。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淮南子》:“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遇到事情的时候,都要有一种让自己先暂时安静下来,能宁静下来冷静思考的时间,这样就会避免很多的小事情最后酿成大的事故。
静之徐清,这是我们要努力达到的一种修养,是我们要练就的一种本事,才能泰山崩于前而不变色、不临大事而苟免。
003保此道者不欲盈
相反相成的思维方式
事勿求满——不要求全责备,不要求完满,“持而盈之不如其己”
有道之人虽然“神通”广大,能量无限,但他明白盈满则亏的道理,所以做人做事总会留有余地,不追求丰富盈满的物质享受,而追求知足知止的简单朴素自在的生活,让生命处在一种适时、适当的平衡状态中。正因其永远不满,不会溢出,永远不会走到尽头,所以总能推陈出新,创造出生命的无限精彩。
004“道”之多面性,决定了有道之人的表现,没有一定的形象,做事也没有一定之规,而完全是顺道而行,变化莫测,但执守大道之心不变。沉静如大海,行动如脱兔。他在浊世中既能和光同尘,与周围和谐共处,又能做到不随波逐流,能够涤荡自己,保持一颗出淤泥而不染的心。既能做到积极入世,达则兼济天下,立不世之功业;又能做到超然出世,穷则独善其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