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中,党员领导干部作为关键少数,其政绩观不仅关乎个人品行的锤炼,更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事业的兴衰成败。因此,引导党员领导干部践行正确政绩观,是新时代党的建设的重要任务,是确保党和国家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必然要求。
一、明确正确政绩观的内涵
正确政绩观,简而言之,就是以求真务实的精神,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它要求党员领导干部在工作中必须坚持人民至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同时,正确政绩观还强调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反对片面追求GDP增长等短期行为,注重经济、社会、环境等多方面的协调发展。
二、当前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当前,部分党员领导干部在政绩观上还存在一些偏差。有的片面追求显绩,忽视潜绩;有的热衷于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脱离实际、劳民伤财;还有的缺乏长远眼光,忽视发展的可持续性。这些问题不仅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也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的利益,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并切实加以解决。
三、引导践行的路径与措施
1.加强思想教育。通过开展专题教育、警示教育等活动,引导党员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宗旨意识和群众观念,从根本上端正政绩观。
2.完善考核体系。建立科学合理的政绩考核体系,将人民群众满意度、经济社会发展质量、生态环境保护等指标纳入考核范围,形成正确的政绩导向。
3.强化监督制约。加强党内监督、人大监督、民主监督、舆论监督等,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监督网络,对违背正确政绩观的行为进行严肃查处和问责。
4.树立典型示范。大力宣传践行正确政绩观的先进典型和成功经验,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激励更多党员领导干部向先进看齐、向榜样学习。
四、结语
引导党员领导干部践行正确政绩观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只有坚持不懈地加强思想教育、完善考核体系、强化监督制约、树立典型示范,才能不断推动党员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