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希杨延嗣(丰碑杨门)全章节在线阅读_(丰碑杨门)全本在线阅读《丰碑杨门》杨希杨延嗣_(丰碑杨门)全集在线阅读书名:丰碑杨门
主角:杨希杨延嗣
简介:大郎替主把命丧;二郎无力而阵亡;三郎马踏入泥浆;四郎失落在辽邦;五郎一怒当和尚;七郎乱箭透心凉;六郎只身见高堂…… 一部《杨家将》,半部血泪史,忠臣流干血,妇孺流干泪…… 21世纪宅男杨希穿越成天波杨府第七子,他该如何拯救这忠烈满门…… PS:本书架空历史爽文,非正史、非传记,遗漏不符,...
泉公公匕首刺出,直逼潘贵妃咽喉要害。
潘贵妃大惊,想躲闪,背后月形书架挡住去路。
泉公公手里的匕首已经划破了潘贵妃咽喉上的皮肤。
潘贵妃香消玉损在即。
刹那间,从书架后窜出一道人影。
人影从泉公公面前一闪而过,泉公公愣在当场,旋即手中匕首掉落在地上,身躯也跟随倒下。
殷红鲜血顺着他的脖颈奔涌而出。
在泉公公身体旁,站着一位身材纤细,身穿黑色劲装的女子,面色冷清的盯着他的尸体。
潘贵妃不愧为将门虎女,短暂惊恐过后,稳定了心神。
潘贵妃恼怒,“混账奴才,谁给你的胆子行刺本妃。”
对着尸体发泄了一会儿怒意,潘贵妃抬头问黑衣女子。
“为何不留活口?”
黑衣女子面无表情,“属下只负责保护你的安全。”
黑衣女子话中的意思很简单,她只负责保护潘贵妃安全,剩下的事情她不管,她也不会听潘贵妃调遣。
“你!”潘贵妃凤目含煞。
竖起手指准备指责黑衣女子,话到嘴边又咽下去。
黑衣女子的身份不一般,她是皇帝直属贴身卫队的成员,武功高强,仅听命于皇帝一人。除此之外,任何人无权调遣。
潘贵妃虽然身份高贵,也无权指挥她做任何事。
守卫在宫外的太监宫女们似乎听到了响动,赶了过来。
黑衣女子向潘贵妃施礼后,在太监和宫女们赶来之前,悄然消失在了宫殿里。
再次出现的时候,已经出现在了赵光义处理政事的拱垂殿。
见到黑衣女子出现,赵光义放下了手中书卷。
“何事?”
黑衣女子单膝跪倒在赵光义身前,禀告道:“潘贵妃刚才在寝宫遇刺,属下已经将刺客击毙当场。”
听到寝宫行刺,似乎触动了赵光义某个神经,他眉头紧皱,下达命令。
“彻查此事!另外,吩咐下去,暗中彻查宫内所有人,看看有没有同党。”
黑衣女子领命,退出拱垂殿。
赵光义端坐在龙椅上,眼神变的异常锐利。
然而,黑衣女子的追查,注定无功而返。
宫里发生的事,杨延嗣全然不知情。
此刻,他正一脸呆滞的盯着院内忙碌的人群。
黄昏临近的时候。
杨府管家杨洪,驾着马车,带着一群人浩浩荡荡杀进了杨府别院。
然后,就开始一马车一马车的卸下书籍、笔墨纸砚。
一百平米左右的小楼二楼卧室,瞬间被塞的满满当当。
即便如此,杨洪还指挥着家丁仆人继续往下搬。
杨延嗣完全感受了一把什么叫有钱人。
程门立雪、照壁透光什么的完全和他无缘。只要他透露出了一丝想读书的意思,杨业就迅速为他准备好了一切。
东西很多,直到明月初升才搬完。
除了笔墨纸砚和书籍以外,杨业还为他配了两个跑腿家丁。
两个家丁满脸横肉,一脸恶相,一左一右站在杨延嗣两侧,凶神恶煞的。懒丫头阿七吓得都不敢靠近他们。
汴京城夜晚有宵禁,城门会关闭。
这些家丁仆人都被杨洪安排住在了杨府别院里。
料理完一切,杨洪带着一位身材瘦弱的汉子上了小楼。
小楼里,杨延嗣正在仔细打量杨业派给他的两个家丁。
两个人都天生异象,一个双眼如铜铃,瞪得老大,不怒自威;一个面长如马,血盆大口,甚是吓人。
这两个人,晚上扔出去,不用妆扮就能吓死人。
“你二人叫什么?”
大眼汉子声若洪钟,一开口,杨延嗣感觉小楼都在颤抖。
“洒家叫牛头。身边这个是我兄弟马面!”
牛头马面?!
我还黑白无常呢!
见杨延嗣一脸异样的看着自己,牛头憨憨的说道:“七少爷别怪罪,我兄弟马面从小就不会说话。所以只能我替他回答。”
杨延嗣额头浮起黑线。
谁问你你兄弟能不能说话了?本少爷是在考虑如何惩治你们这两个装神弄鬼的家伙。
“你们……真叫牛头马面?”杨延嗣疑惑。
牛头猛点头,一脸诚恳。
“我们从小就是孤儿,在庙里长大,因为长相怪异,所以就被人叫牛头马面。后来去从军入军籍,要报名字。我们兄弟又不识字,也不会给自己起名。所以就报了个牛头马面。”
杨延嗣再三确认这两个家伙不是在戏耍自己后,就痛快的原谅了他们。
在这个读书人是宝贝疙瘩的时代。没文化不是他们的错,错的是时代。
牛头马面就牛头马面吧!
以后带出去吓唬人,应该很有效果。
瞧把阿七丫头吓得,都不敢上楼来帮少爷暖被窝了。
杨延嗣盘问完了牛头马面,杨洪也到了他的卧房。
“七少爷,按照老爷吩咐,一切都安排妥当了。以后您有什么吩咐,只管差人告诉我即可。”
杨延嗣点头,问道:“洪叔,你后面这位是?”
杨洪灿灿一笑,“正要为七少爷介绍。这位是跟随老爷多年的亲兵,以后负责教授您武艺。”
杨延嗣愕然,“我还要学武?”
“自然!”
事实上杨延嗣并不清楚,在宋初,乃至宋之前,文人可不是什么手无缚鸡之力之人。真正的文人,除了文化课过关之外,还要懂得骑射,会一些棍棒。
要知道,供在庙里的孔老夫子腰间都挎着剑,更别提孔老夫子的门徒了。
也许是因为明清时期,文人们过于羸弱,才让杨希陷入了一个误区。
负责教授杨延嗣武艺的教头名叫顾无言。
人如其名,从进入小楼,到出小楼。顾无言总共就说了三个字,那就是他的名字。
一夜无话,次日一大早。
杨延嗣就被顾无言从被窝里拽起来了。
在顾无言监督下,开始打熬气力。
牛头马面两个傻乎乎的陪在杨延嗣身旁一同打熬气力。
杨延嗣本以为自己会累成一条死狗,没想到在顾无言的残酷对待下,他应付的居然游刃有余的。
事实上,杨延嗣的前身从小嗜武,早就为他打下了厚实的根基。而且这具身体根骨奇佳,是个练武的好苗子。
这才是他能轻松应付顾无言的根基所在。
古人习武,没太多画画架子,首要就是练功。
这个功指的就是基本功。
基本功中包括,练习臂力、腰力、腿力、指力等等。
赵光义喜读书,‘开卷有益’这个成语出处就是源于他。
听闻杨业恳求,拍手叫道:“难得,难得,杨府上居然能出一位文人。朕……”
“陛下且慢。”
赵光义刚要答应,潘贵妃出言阻止。
潘贵妃得知杨业不是进宫来找茬的,心里大石落下。
听到杨业诉求,心里不舒服。
凭什么本贵妃的弟弟还在汴京城里欺男霸女抖蛐蛐,你杨府上的子嗣就开始力求上进了?
必须打压。
“爱妃何意?”赵光义皱眉。
潘贵妃心里有自己的算盘,赵光义心里同样有自己的算盘。
他从继位到现在,一直都在限制武将权力,确立文官政治。只是,将门上下一气,为了保护自己的权力,产生的抵抗力很大。
杨业的恳求,让他看到了一条新思路。
潘贵妃心知打断赵光义说话,赵光义心中不喜,讨好的温言细语。
“陛下,臣妾近日汴京城传闻,杨将军家第七子身患癔症,光天化日之下,穿着内衬四处奔跑……”
赵光义眉头一松,“竟有此事?”
“自然!”潘贵妃继续进谗言,“陛下,您想,文人好名,掌管太学的又是沈伦,此人历来刚正不阿,若是知道此事,断然不会允许他进学……”
临了,潘贵妃又补了一句。
“以沈伦的性子,陛下开口也未必管用。同为将门一脉,臣妾也不想看到杨将军因此丢了面子。”
提到沈伦,赵光义面前就浮现出一张老脸,每次看到这张老脸,他都有发火的冲动。
“这老小子,在朝堂上,连朕的面子也不给。”
沈伦是开国功臣,行事刚正,功勋卓著。很多时候,赵光义也拿他无可奈何。
见赵光义脸上浮起一丝犹豫,杨业不干了。
家里出一个想学文的不容易。
“陛下,贵妃娘娘所言大谬。犬子身患癔症之事,纯粹是捕风捉影。汴京城的传闻也是子虚乌有。沈相乃是当朝大儒,断然不会人云亦云,相信这些传闻。”
“这……”赵光义拿捏不定。
潘贵妃凤目一挑,“陛下,纵然此事是子虚乌有。但,太学之内的学子,无一不是苦读数年,方才考入太学的。一旦陛下准许了杨家七子入学,对那些寒窗苦读却入不了太学的读书人不公平。到时候,这些读书人肯定埋怨陛下不公。”
潘贵妃幽怨,“臣妾可舍不得陛下背上这种骂名。”
赵光义觉得有理,面色为难,“杨爱卿,朕也想为你大开方便之门,只是这么做,确实对天下读书人不公啊!”
“陛下!”杨业急了。
潘贵妃眼中闪过一道得意之色。
论口舌之利,杨业终究不是潘贵妃的对手。
“陛下,皇侄以为,不如先让杨七郎入太学读书,却不给太学生身份。若他真有天分,以后再补上太学的考核。到时候赐下太学生身份也不迟。”
赵德芳见不得老实人被欺负,开口帮腔。
潘贵妃一听这话,心里不乐意了,这不是挂羊头卖狗肉的伎俩吗?
“陛下,杨家七子入太学,还没个身份。那还不被人欺负?我将门子嗣,断然受不得这种委屈。”
如果杨延嗣在此处,一定会为潘贵妃竖起一根大拇指。
这话说的漂亮,明面上在为杨延嗣打抱不平,暗地里却在使绊子。
赵光义夹在爱卿和爱妃之间,进退两难。
可惜,国子监是元、明、清三朝时期才设立的学府。不然赵光义就不用这么麻烦了。
赵光义看向赵德芳,把包袱抛给了赵德芳。
赵德芳仔细一想,有了主意。
“皇侄以为,不如将此事通知给沈伦,让太学设下考核。倘若杨七郎能通过考核,就准予他进入太学。如此一来,这天下读书人也没有什么好埋怨的了。”
赵光义眼前一亮,“如此甚好。传旨给沈伦,让他看着办。”
潘贵妃可是仔细调查过杨延嗣的,以她对杨延嗣了解。杨延嗣参加太学考核,根本没戏。
潘贵妃目的达成,眉开眼笑。
“陛下英明。”
潘贵妃了解杨延嗣,作为人父的杨业又何曾不了解自己的儿子。
杨延嗣从小好武,偏又天生了武骨,在习武一途上,堪称一日千里。可是论习文,斗大的字不识一箩筐,一封完整的书信都写不了,更别提参加太学考核。
然而,赵光义金口一开,此事已定性。
杨业唯有硬着头皮,拱手施礼,“臣尊旨……臣告退……”
杨业风风火火入宫,垂头丧气出宫。
坐上官轿,板着脸回到杨府。
一进杨府,杨业立马吩咐管家杨洪,把家里能用的笔墨纸砚,以及带字的书籍,全都一股脑的打包在一起,准备送去给杨延嗣。
临阵磨枪,不快也光。
杨业只希望杨延嗣在参加考核的时候,别输的太惨。
就在杨业忙着在府里搜寻带字书籍的时候,宫里却发生了一件大事。
在皇帝面前打压了杨家的潘贵妃,意气风发的回到了自己的寝宫。
一进宫门,瞧见了伺候在一旁刚回到宫里的泉公公。
“李泉,本妃派你去赐了一趟瓜果,你这一夜未归,脸上又带着伤痕,可是碰到了什么歹人?”
女人都有护短的性子,李泉是潘贵妃宫里的贴身太监。平日里数李泉伺候她的时候最舒心。
眼下见李泉一脸鞭痕,潘贵妃心里生出了一丝火气。
李泉耷拉着脑袋,一言不发。
潘贵妃皱眉,“不用怕!告诉本妃,你惹上了谁,遭人毒打。本妃灭他满门。”
潘贵妃将门出身,难免沾染上一些武人习性,加上入宫以后深得皇帝宠爱,性情更加跋扈。
见李泉依旧一言不发。
潘贵妃心头火气更胜,一个巴掌抽在李泉脸颊上。
“狗奴才!本妃手下怎会出你这种怂货。”
潘贵妃凤目上扬,“说!究竟是谁?纵然是皇亲国戚,动了本妃的人。本妃也要让他好看。”
李泉在潘贵妃怒喝下,缓缓抬起头。
双眼神色复杂的盯着潘贵妃,袖口滑落出一柄锋利的匕首。
“贵妃娘娘!小的冒犯了。”
打熬完气力,习练了一些枪棒把式,杨延嗣身上也浮起一层细汗。
晨练结束后,杨延嗣回到小楼里,迫不及待指挥阿七伺候他洗漱。
一番洗漱过后,神清气爽。
王进按时送来早膳,分量很足,五人份的。显然是知道了杨业派给杨延嗣跟班和教头的事儿。
其余家丁仆人,在一大早就被杨洪带走了。
杨延嗣和阿七坐到饭桌前,见顾无言三人站在原地不动,就招了招手。
“坐下一起吃。”
牛头马面头摇的跟拨浪鼓似的。
顾无言难得说了一句完整的话。
“主家用膳,我们这些做属下的,没资格上桌。”
杨延嗣有些意外的看了顾无言一眼,晨练的时候,他威风凛凛的指挥着自己按照他的意愿行事。一到饭桌上,却恪守封建礼教的森严等级。
“这别院就我们五人,用不着分的那么清楚,都上桌吧。”
牛头马面听到杨延嗣首肯,扑上桌开始大肆咀嚼。顾无言却刻板的站在一旁看着。
杨延嗣无奈的吩咐阿七,单独为顾无言划拉出一些饭菜。
顾无言端着饭菜,蹲在门墩上吃的香甜。
杨延嗣却没了胃口。
他发现自己发扬了一下人道主义,完全是一个错误。
牛头马面两兄弟训练了一早晨,身上充满了汗味,坐在饭桌前,一股脑一股脑的窜入他鼻头。
“你们吃吧!我吃饱了。”
牛头马面闻言,一脸愕然,“可是,您还没吃啊?”
杨延嗣淡然一笑,“你们都知道我要参加太学考核,时间紧急,一定要争分夺秒。”
牛头马面将信将疑的埋头大嚼。
杨延嗣出了饭厅,站在鱼缸前逗弄缸里的锦鲤。
鱼缸里的荷叶开始舒展,遮盖了一小片。两条锦鲤在荷叶下游来游去,像是在捉迷藏。
“不习惯他们身上的味道吧?”
一道声音从杨延嗣背后响起,他未曾转身,就知道来人是谁。仔细想了想,微微摇了摇头。
杨延嗣没料到,顾无言看起来沉默寡言的,心思却很细密。
顾无言无情戳穿了杨延嗣的伪装,“你不用摇头。这在大户人家里都是常态。家丁下人们没有主人家金贵,往日里一个月才沐浴一次,身上有味很正常。”
被顾无言戳穿了,杨延嗣也就不再隐瞒。
“确实不习惯。”
顾无言点头,“你并没有当面揭穿他们,心地不错。善良的人不适合上战场,考科举对你来说很不错。”
杨延嗣点头,上了小楼去读书。
在小楼坐定后,杨延嗣一直在等消息,直到冯林前来告知,他从宫里出来采买的太监嘴里得知,潘贵妃遇刺,刺客被当场击毙,并未供出共犯。
同时,冯林还告知杨延嗣,皇城司的人,正在探查泉公公老母和侄儿的住处。
此事已了,也给了潘贵妃一个教训。
杨延嗣就命令冯林放了泉公公的老母和侄儿,并给他们一大笔钱,让他们远走他乡。
冯林刚走,杨延嗣才坐下,翻开了一本杂记,就看到牛头马面两兄弟搬着两口篮球大小的瓷缸上了楼。
“这是做什么?”
牛头马面两兄弟抱着瓷缸,一左一右站在杨延嗣书桌旁。
“老爷吩咐了,让我们兄弟盯着少爷您用功读书。这两个缸,是老爷赐下来给你装墨用的。老爷吩咐了,让您一天写完两缸墨。”
杨延嗣脸上表情瞬间僵硬,老杨这是有多不放心自己,居然还强制安排家庭作业?
“我可以不写吗?”
牛头马面闻言,耷拉着脑袋,“七少爷,您要是不按照老爷吩咐做,老爷会对我们兄弟行军法。”
杨延嗣果断道:“那让我爹对你们行军法吧!”
牛头马面顿时苦着脸,可怜巴巴的盯着杨延嗣。
杨延嗣被盯的浑身不舒服,“好啦!怕了你们了,我写。”
听到杨延嗣这话,牛头马面大喜,铺开了纸张在桌上,两个人开始为杨延嗣研墨。
两个大老粗,抓着墨锭,捏的嘎巴作响,完全是两个外行,糟蹋了两方好墨。
别人都是红袖添香,美人掌灯,轮到自己怎么就变成了两个大老粗了。
杨延嗣摇头一笑,开始临帖。
对杨延嗣来说,他并不拒绝临帖,临帖对他来说,是一个必经的过程。
他必须经历简体字向繁体字转化的过程。
临了一张,杨延嗣就不想再下笔了。
实在是惨不忍睹。
用狗爬的来形容,那都是在侮辱狗。
完全就是一个个墨团。
繁体字比起简体字,笔画繁多,稍有不慎就会弄成一个墨团。
“臭小子,你这是在创造新书法?”
赵普不知何时已经到了小楼,瞧见杨延嗣写的字,凑上前,一脸好奇。只是他嘴角的笑意,没逃过杨延嗣的眼睛。
“想笑就笑,又没人拦着你。”
杨延嗣鄙夷的说了一句。
话音落地,赵普再也憋不住了,开始哄堂大笑。
“小子,老夫为官数十载,实在没有见过如此丑的字……哈哈哈……”
杨延嗣烦躁的把桌上临的字揉成了一团。
“相爷贵客临门,不是专程来嘲笑小子的吧?”
赵普足足嘲笑了一刻钟时间,才开口道:“老夫近日临摹你那一副画,有一些心得,特来让你品鉴一下。”
说完,赵普让管家阿南拿出了一卷画作。
杨延嗣瞧了一眼,这副画作是临摹他之前画的那幅景物图。
不得不承认,赵普确实下了工夫,在没有素描基础的情况下,居然能够画出三分相像,由此可见他这几日确实下工夫了。
赵普嘲笑杨希在前,所以杨延嗣把赵普的画作批评的一文不值。
在赵普气的吹胡子瞪眼,快要发飙的时候,才指点了他一些素描上的技巧。
“臭小子,别敷衍老夫。仅仅练习画直线,就能增强画技?”
杨延嗣翻了个白眼,他教给赵普的这种技巧,可是素描的基础技巧之一,名叫排线。
怎么到了赵普嘴里,就成了敷衍了。
严重鄙夷了一会儿老家伙,杨延嗣耐心为赵普讲解了一下排线的好处。
赵普也是聪明人,能感受到杨延嗣在真心实意向他传授技巧。
“小子,老夫也不白拿你的东西。告诉你一件事,算是对你的回报。”
“何事?”
赵普乐呵呵一笑,“老夫伺候陛下年月不少了,多少了解一些陛下的习性。旁人都知道陛下喜好书法,擅长草书、隶书、行书、小篆、八分和飞白。但是据老夫所知,陛下最喜欢的还是飞白体。”
杨延嗣一下就明白了赵普话里的意思。
赵普这是在提点自己。
赵光义喜欢飞白体,若是他能写出一笔好的飞白体,在赵光义眼里,绝对有加分。
“多谢相爷提点。”
赵普满意的点了点头,心里暗赞杨延嗣聪明,一点就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