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
【华杉讲透】:“「伐」是矜夸。『施』是夸大。颜渊的志向是不张扬他做了什么好事,也不夸大他有多少功劳和辛苦。这很了不起。我们都是做了一点儿好事,有了一点儿功劳,就恨不得让全世界都知道,要利用一切机会表现自己,提醒别人。而颜渊是达到了无我的境界,求仁得仁,不在意别人不了解、知不知道。”
颜渊真的是非常高的境界,这个世界上真的有人能做到,需要向他学习,这个过程非常「磨心」。
结合过去的经历我体会到,自己有价值而不被看见的时候会有一些不平的情绪在。这个时候会做的行为,很容易做的是宣扬自己价值和做过的好事,以此获得他人的认可和看见;颜渊的做法是“人不知而不愠”的境界。
做好事、有功劳、有苦劳,即使不说,迟早有一天会被大众看见。但是这里最反人性的点在于,被看见的那一天,可能会滞后很久很久,可能是一二十年,甚至也有可能不被看见。这里我突然想到了梵高,去世后才出名。而做一点点好事就自我表现,是非常简单、当下就能享受到的愉悦感。这里也让我体会到,颜渊的完全不张扬和完全张扬,其实是两个极端。
我要做的不是追求极端,而是在修炼「无我」的过程中,要秉持的发心是“求仁得仁”。也就是说,当我做好事的时候,我不指望做好事会被看见、被表扬、被奖励,只是去做,不在意别人知不知道、别人怎么想、怎么看、别人给什么反馈。同时,也要提醒自己不要为了去做好事而去做好事,只是在做事,专注在做事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