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把一些随想记录在这里后,在日记记录的内容便所剩无几了。想来一方面是确实这里确实有了“思维第二阵地”之功效,一方面确实是输入的少且慢了。
而且同写日记一样,在这里的文字无论哪篇,也没有个行文结构、章法。每篇并不曾构思些什么,与日记唯一的不同之处便是先定个题目,随后便是想到哪便写到哪了。
如此想到,若说现在的日记和开始的记录有些什么不同,除如前所述的部分内容逐渐扩展些,记录方式上从手写变成在软件中打字,还有就是记录时候希望形式也增加些观感。
记录到如今,这些变化也可以体现些心态上的变化。
18年底趁着初记日记的火热心情,对19年生活学习各方面给了一些颇显宏大的计划与期待,这些美好的期望,却到如今都没有实现。不过也明白了个道理,日记中的改变终究只是感觉上的改变,行动上、思维上的改变却不是一蹴而就的,但不能因此就否定这种感觉,因为很多时候正是那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会使你真切的感受到“相比于昨天,我已然不一样了,我成长了”,写日记又何尝不是一种改变呢。
(不过这些计划确实不少都在实践中尝试了,我保证,因为看到其中一条计划,让现在的我瞬间知道虽然那年的下半年没有记录日记但我却为了这个计划做了哪些沙雕的事。)
19年是最后一次手写日记,苦于自己字写得太丑,以为写日记正好也可以练练字,而且写出来的东西也更有感觉嘛,但20年伊始,还是希望在形式上有些变化,一方面可以提升记录时逐渐磨掉的兴趣(19年下半年基本没有记录),一方面也比较方便,可以真正做到随时记录。自此,除了偶尔在备用的本子上写写画画,大部分日子便使用app来记录了,有时在电脑,有时手机。
没有了手写可以随心所欲地调整格式、页面和排版,因此在类似word的“印象笔记”里开始琢磨怎么更有“形式感”,因为一年的开头,不想直接就以流水账开头。于是乎,“年度关键词”、“年度回顾总结”、“年度阅读清单”、“笔记分类标签”这种带有着一点小诗意和仪式感的东西开始建立。关键词和年度回顾用一个词语和一短句来给自己今年和过去一年给予期望或评价,而不是直接上来就一条一条的新年计划,写这个感觉很有趣,因此这两年也在延续,今年在此基础上在年初或是月初也尝试给每个月提上7个字即半句诗,或是那一个月心态的概括,或是最想做的一些事的提炼。
20年3月,“成功日记”更名为“小确幸笔记”,这个不起眼的变化却实在是我认为这些年心态最大的改变。如果说“成功日记”开始让自己意识到“自我”且更关注自我,无论是自我的拥有、自我的勇气还是无限的可能性,那改为“小确幸笔记”则因为自己开始觉得我的拥有甚至我的存在都不是我应得的。能够存在于这个或许并不美好但是十分真实的世界,能够坐在这里摆弄电脑,写写日记,这些昨日都应该记录在自己的“成功日记”里“自我”的行为,实际上更多的是命运的馈赠。因此,便改了这个标签名,虽然记录仍是类似流水账那么的记录,但想法,与昨日变化许多了。
还有个原因,当时,疫情突来,全国封城。
不过随着记录逐渐成为每天必备的习惯,标签变得越来越繁杂,随着部分内容也逐渐内化,如今删繁就简,除年初的“仪式”,其他日子只提上一笔“随想随写”,便不再写其他标签了,写个时间只记录了便可。
因为,其终究只是回忆和想象里的自己,想要成长的自己啊,时间还是要大把花在实际的行动中才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