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更多的关爱投向他们
一、“后进学生”家庭方面的原因
1.教育方法不当 要么溺爱……要么粗暴……要么放任……
2.家长行为不正 胸无大志、工作懒散、趣味低级、生活平庸、热衷赌博……都是在对孩子进行启蒙教育。
3.家庭离异 ……使一些孩子失去了应有的家庭温暖和教育,心灵的创伤、感情的失落、畸形的教育,使不少孩子渐渐成为学校的“后进学生”。
二、“后进学生”学校方面的原因
1.教师的歧视。这种歧视,不一定是教师的自觉所为,但后果却是不但使这些学生丧失了自信更丧失了自尊,更严重的是在他们心中播下了对教师乃至对教育的敌意的种子。
2.教学的失误。一些教师在教学中总习惯于让所有学生“齐步走”,必然出现并不断积累的学习成绩差异。
3.多次尝试失败。面对他们第一次失败,教育者并未予以应有的心灵抚慰和学习帮助,以至于使沉重的自卑感成了第二次失败的前奏。
三、“后进学生”个人方面的原因
街头结交、身体状况、智力状况……
转化“后进学生”务必注意以下:
第一,注重感情倾斜。真诚的爱,是转化他们的第一剂良药。这种爱不是故作的特殊的“偏爱”,而是自然而然的和其他同学一样平等的爱。不应该仅仅来自老师,还应该来自集体。要让他们感到不但老师没有歧视他,而且同学们也在真诚地尊重他,进而唤起他对集体的热爱之情,并把这种感情转化为上进心。
第二,是唤起上进心。只有当学生自己有强烈的上进愿望和信心时,他的进步才会出现并得以持久。
第三,引导集体舆论。比起教师的单枪匹马的操心,学生集体的健康舆论更有利于后进生的转化。教师要善于把自己对某一学生的批评、表扬、鼓励、关心、帮助变成集体对这个学生的批评表扬……
第四,讲究有效方法。不是不讲科学,而是更强调“有效”。
“后进学生”的教育方法:
1.写家校联系本。让“后进学生”为自己确定一个“帮助人”,让这个帮助人每天将后进学生学生的当天表现写在家校联系本上,然后让后进学生带回家给家长看。
2.填报喜单。(每周)(开学前打印好)
3.集体评议。评出进步最大的同学,发报喜单。
4.写每日九问。
5.写灵魂的搏斗。
6.安排当班干部。
7.对手竞赛。
8.学生作文表扬。经常向全班学生布置写《xx同学进步大》的作文,并在班上大张旗鼓地朗读或张贴,以形成一个催人奋进的集体舆论氛围。
9.推荐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