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
咨询674场,讲师班601天,读书打卡432天,性教育1429天
离开职场很多年,慢慢地感觉还是失去很多东西。因为一旦缺少在物质世界里打转和努力的时候,好像对于金钱的链接也少了很多。有时候,当不得已要讨论金钱的时候,也就隐隐感觉到这份世俗,内心显得清高又孤傲。
随着对咨询慢慢地有了一些笃定和信心之后,特别是孩子的高考也尘埃落定之后,我想着去心理机构看看是不是有合适自己的工作。第一次的面试,刚开始内心其实是有信心和勇气的,但是结果却不尽人意。面试官的话也让我重新开始思考心理咨询的意义。当面对孩子出状况的家长,如何要给到他们一针见血的看法;如何让他们笃定去确定你的意见好和对的;如何让他们相信你的咨询是很有效。其实,这些都是与原来的我,以及我对心理咨询的理解是不符的。
我深受后现代哲学观的影响,来访者是自己问题解决的专家,咨询师只是陪伴的作用。这样与家长的谈话,显然面试官是不满意的。就如他所问:如果这样的话,家长怎么愿意在你这里花钱?我们非但得告诉他,孩子可能是什么原因,更要告诉他我们有能力让孩子好转。这种商业性的暗示,似乎对于目前的我做不到,也可能是我们太多年远离职场,不食人间烟火了。
要把所学带给更多人,让更多的人受益,我一方面要持续做咨询,另外一方面我要学习如何与人做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