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讨厌的勇气,被遗失的自己

图片发自简书App

      光阴荏苒,一只脚踏入成人的门槛,我已经上大学了。

      一个人几经颠簸来到陌生的城市,拖着笨重的行李箱进入校园的时候心里莫名生出一丝苦涩,但想到前一天晚上自己居然因为社交恐惧而彻夜难眠又觉得不值得。

      大学生活已经行进一个月了,距离高考也已经四个月,可那段拼命的或颓废的高中生活却还时常占据着我的梦境,复读,迟到,考差,不知道多少次让我在梦中惊醒。不知道是因为空虚还是因为不甘。

        深夜兀自难眠,回想18年的历程,从小学初中到高中,我简单地将它分为两个阶段。

        我从小便有一种不服输的性格,加上母亲严厉的教育方式,从小学到初中,我活成了“别人家的孩子”,接下来我并不想说个“但”字,因为那就是我喜欢的状态,自信,优秀,进取,积极。那个时候一直担任班长,时常考第一名,看到了机会便拼命抓,不怕犯错,勇敢试错,我本以为我以后也会过得很好。

      这个阶段我把它称之为肆无忌惮的成长。

      从初中到高中,从落后的农村到繁华的城市,倒不如说是从朴素的农村到虚荣的城市,我整个人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第一任同桌让我开始陷入外貌的自卑,第一个班主任让我开始质疑人性。高一下终于从原来的班级到了文科班,我想这是我人生中做得最正确的决定之一。可高一上的阴影却笼罩了我的整个高中生活。自此陷入极度的自卑,学习成绩在班上也一直不愠不火。时过境迁,我已经做不回过去的我,但那份想要表达,想要展示,想要发光,想要得到认可的心却常常蠢蠢欲动,我不甘,却又不敢。我不敢与人交谈,不敢竞选班委,不敢回答问题,不敢展示才艺,甚至不敢不敢刷微博,因为那些优秀的人只能让我绝望的企羡。巨大的落差让我感到非常痛苦。曾经想要自杀,但父母从小给我灌输的观念是“一个人是带着责任活的,他们向来鄙夷那些自杀的人,认为他们自私而绝情。”不能死,便只能陷入无尽的抑郁和自闭。我由衷的钦佩那些身处逆境却依然保持乐观的人。

      这个阶段我把它称之为勇气的遗失。

      第二个阶段虽然很痛苦,但我还是幸运的遇见了一些带给我正能量的人,高中班主任是影响我的重要的人之一,让我收获很多,曾经一度有冲动将恩师的照片挂在墙上以勉励自己做人做事。他是我见过最努力,最自律的人,尽管活成那样身边的评价会很极端,毕业后才知道那么多人讨厌他,甚至恨他,对此我表示极大的不理解。做人真是难啊,说一个人不通世故固然不是好话,说一个人精通事故也不是什么好话,像他那种兢兢业业,不卑不亢的人还是有那样多的人不喜欢。不管别人怎样去评价他,至少于我而言,他是这世上不可多得的好人。

      看吧,即使生活有那么多不如意,但同时也存在着很多美好的人和事情,我们都渴望着一个人,一个在岁月经年里抓着自己不放,避免自己在漂泊里定无所居,在迷茫里自甘堕落,在人海中随波逐流的人。但其实大多数人可能遇不到这样的人,我们只能靠自己。正如在黑暗中能准确向你伸出手的,只有你自己。不要抱怨,而要努力改变。

      曾经在知乎上看到有人说,上大学之后能靠努力就能改变的事情越来越少了。但还是要努力呀,可能终其一生都逃不掉做一个普通人的命运了,但还是要努力。

      一个人就是一个世界,一个世界只有一个主角。你要在自己的世界,自己的舞台上展现最好的自己。所有事都是因你而生,所有人都是因你而来。所有的事情都是有原因的,你要学会思考。所有的所有都是为了让你成为更好的自己。也该收一收这要了命的自卑了。

      尽管心还在因为害怕而狂跳。

      尽管双腿还在因为紧张而颤抖。

      尽管语言会因为慌乱而不成逻辑。

      这不妨碍我找回被讨厌的勇气,找回被遗失的自己。

图片发自简书App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书读多了,最直接的一个感受就是,写作的欲望会被放大,一方面是吸收了大量知识后渴望释放,另一方面是虚荣心作祟——别人...
    马不理馒头阅读 237评论 0 1
  • 导语 时光充满了暗合的秘密。你行走在其中,却读不出它的密码。比如现在。我选择去看青海。这青色的海。2.4亿年前为海...
    漫游家阅读 390评论 0 0
  • 因为困惑,因为迷茫,因为穷,我找了一份托管的工作,没想到一投就被应聘上了,这是一家刚开不久的托管学校,由于老板的观...
    丑小鸭去往白天鹅的路上阅读 220评论 0 1
  • 文/杜豆豆 对员工来说,自己公司的优秀很值得骄傲,但是,别人会在意吗?不会的,真的。那些在你眼里,看起来费尽艰辛、...
    北京杜豆豆阅读 646评论 4 10
  • 《精力管理》 一书里提到:“从生理的角度看,精力来源于氧气和血糖的化学反应。从实际生活来看,精力储备取决于我们的呼...
    自由和安阅读 170评论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