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的扩散”是一个维度,但“创新的扩散”只是广义的STP的一种方式:
STP(Segmenting、Targeting、Positioning),S是对市场做划分,分成很多块,T是在划分完的市场里选一块作为目标市场,P是市场和产品(供给端)的认知连接。。。这是一个很重要的PMF的方法论。
1. Segmenting
我们首先要对市场做划分。首先要选择正确的坐标系来划分市场,很多事情难解决可能就 是坐标系选错了,比如我们要描述一个人位置在哪是用经纬度,地球的经纬度是用球面坐 标系构建的,但我们学解析几何的时候学的是平面直角坐标系,经纬度之所以用球面坐标 系更优,是因为球面坐标系把3个参数描述的位置缩减为2个参数了,且经度和时间相关、 纬度和温度相关,这就导致经度和维度这两个参数不再是单纯的数学意义,而和生活场景 直接相关。我们在分析一个业务搞不明白的时候,可以换个坐标系搞一下。 坐标系的划分可以有非常多的维度,把哪些要素选入坐标系中,是非常根本性地影响你对 这个行业和生意和产品的看法的。
举个例子,在零售这个行业里重要的要素包括最重要的可支配收入,还有一个重要的要素是用户的时间冗余度,时间冗余度对消费者的消费有很大的影响,当然位置也是一个重要的要素,但是时间冗余度影响了消费者对距离的感知。 。。
这里要引用《金字塔原理》这本书的一个原则,不重不漏(Mutually exclusive, collectively exhaustive),不重不漏是正交分解的文科表达,正交分解是不重不漏的理科表达。事实上如果选对了划分要素去分析,那么很多时候结果会自己呈现。王兴经常说一句话,如果你分析得足够好,那么决策会自己呈现的。如果你要做一个很艰难的决策,那可能是你的分析不够好,你没有选择正确的维度和颗粒度去分析,所以怎么做都很艰难。
换一个角度,把segment这个事情再打开一下。如果你把市场看得足够大的话,那么事实上PC和商用电脑在同一个市场,钉钉和微信也在同一个市场,你觉得在不在同一个市场取决于你心里有多大的东西。 。。阿里做了“来往”这个社交软件跟微信竞争。。。直接copy微信是没用的,应该采取迈克波特竞争三战略的第二条差异化。 。。一个产品经理“无招”提出做差异化,于是他们做了钉钉。。。
STP很重要,分开来写:
- 最终的结果是Positioning,连接产品与市场,实现PMF
- 而Segment,也就是划分,其基础是选好维度,选好坐标系 —— 一个好的问题胜过一个好的答案,所以对的分类是找到正确答案的开始
- 分类的过程中,MECE是确保你不遗漏、逻辑没问题;但是从物理上,选好坐标系,才有相对于坐标系的正交分解 —— 这个作者的这个比喻所在了
- 时间冗余度影响消费者对距离的感知,这是因为时空的约束永远一体 —— 所以将人从时空紧耦合的约束中解放出来的,一定是伟大的发明,比如将信息流通过科技,投放到人类眼前
- 这个伟大的发明,可以是互联网,可以是移动终端,如智能手机、智能汽车、VR,也可以是元宇宙。。。
- 那么,最后一段,实际是回到了定义 —— 你如何定义你的segment对象
- 差异化是面对社交属性,包括网络效应,的必经之路;而且这个差异化,一定是深入到人的心理的、对自我的定位的差异化,社交属性的差异化
- 所以从这个层面来看,“钉钉”和“微信”算不上是差异化,“手机QQ”和“微信”才是差异化,因为他们切分的是不同的世代人群 —— 这些人群为了社交的原因选择了不同的产品
- 很多人可以同时用“钉钉”和“微信”,但那是在工作场合和社交场合需要不同的产品而已 —— 前者强调工作纪律,因而约束人、去人格化;后者强调自我,因而自我美化、放大ego,我认为是不同的 —— 虽然两者做的都是通讯,可以说是一个市场;但是与电话不同,软件实现的社交工具,已经将自己具象化,positioning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