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帆齐微课打卡主题
这是萧红的成名作,也是她第一次开始用萧红这个笔名。
小说一开始就把一个残疾家庭推到读者面前,跛脚男人二里半,跟罗圈腿儿子寻找走失的羊,其实羊怕热躲在一处风凉休息,主人冒着烈日在地寻找它,为此踩坏人家的菜,被打了一顿。
这只羊自己回到家里之后,主人气得想把它杀了,认为这是只不吉利的羊。
二里半的老婆傻里傻气,村里任何一个小孩子都能欺负她,她的性子只有二里半容忍得了,二里半从没有像别的男人那样把不满怒气发泄到女人身上即便是个傻子,他也没有无缘无故打老婆。
傻婆娘其实比谁都精明。她也会做出一些举动异常的事,用来证明她是聪明的,尽管这举动在别人眼里是可笑的,但是丈夫不管,别人也只是一笑而过。
比起金枝,比起惨死的月英,比起被丈夫虐待的产妇,傻婆娘无疑是幸福的。她活得无拘无束,生孩子疼得可以大声喊,大声哭,大声抱怨男人,“我说再不要孩子啦!没有心肝的,这不都是你的吗?”
人人笑她傻,孩子顺利出生了,她是刑罚日子里唯一生得痛快,活得高兴的。
一个男人只因家中贫穷不能再负担一张嘴吃用,不愿意妻子再生孩子,就对临产的妻子打骂不已,往妻子头上泼水摔东西,妻子难产,一边忍受肚子的痛,还要承受冷不丁甩过来的东西。
最后孩子死了,随了他的愿,妻子大出血死了,这出乎他的意料。
在乡村人和动物一起忙着生,忙着死……
萧红这样写着,在她笔下,女人的命运是不能自主的,都被千百年的习惯束缚着。这是她痛恶的。
金枝是个姑娘时,也被男人宝贝过,因怀孕顶着村里人的非议,如愿跟男人结了婚,跟许多村里的女人一样,结了婚就没有了新鲜感,历尽艰辛生下孩子,,因为贫穷,男人把压在肩上的痛苦,砸向妻儿,愤怒之下摔死刚来到人世没多少日子的女儿。金枝在丈夫死后,为了生活,走进城市去谋生。
进了城的金枝,为生存受到同胞的压榨欺凌,最后不堪受辱,回到了家乡,想出家当尼姑,也当不成,尼姑早已不见,庙宇破败。日本人见了尼姑也不会放过的。金枝怕日本人,却恨城里的同胞。
人间已是那般寂静了!天边的红霞没有鸟儿飞,人家的篱墙没有狗儿吠叫。
日本人来了,田野村庄成了这副样子。
有血性的男人都走了,有的被杀埋在坟地,有的继续寻找抗日队伍。
曾经号召反抗地主压迫的赵三退却了,看到日本人烧杀抢掠,激愤地大谈不当亡国奴,号召人们起来反抗,他在奋力演讲,二里半台底下听得哈欠连天,思想上进步的赵三看不起这个跛脚残人。
因为一次意外,赵三失手打死一个小偷,东家恩威并施,他组织的镰刀会,专门准备抵抗加租的运动,胎死腹中。懦弱卑微的赵三,向东家低头献了殷勤。
看着不断新增的坟墓,想起死掉的年轻英勇的同伴,他会流泪,为自己一时的屈服而后悔,因为他发现,曾经高高在上的东家,在日本人面前也是什么干不了,他又想着反抗,但是日本人残酷血腥的镇压,彻底压垮他仅剩的一点硬骨。惹得改嫁给他的王婆撇嘴讥笑这个男人,“起初看起来像是一块铁,后来越来越是一堆泥了。”
赵三感觉他老了,跟活着的老人孩子待在村里,真的做了亡国奴而不是中国鬼。
一个老人,一个小孩子,在荒地里拾麦穗。满满一篓杂草,奶奶告诉孩子是麦穗,孩子高兴地期待回家去能吃饱肚子。
是绝望后的期待,还是麻痹的精神?但是这何尝不是强留一点希望给孩子,给苦难的人生。
具有反抗精神的王婆,在得知儿子牺牲,绝望地喝药自杀,没有死成,接触了抗日组织,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看着村口被杀害的年轻女学生,王婆想起自己的女儿,担心女儿的安危,就跟山上下来的人打听。当听到女儿死了之后,就想着再仔细问一下。
“老太太你怎么还不明白?不是老早对你讲么?死了就死了吧!革命就不怕死,那是露脸的死啊……比当日本狗的奴隶活着抢的多呀!”
王婆吞咽着眼泪接受女儿死了的事实,接过那人给她的小本子和纸条,还有一把手枪,小本子写满人名。
二里半的傻婆娘死了,儿子罗圈腿死了,村里多了寡妇,田野里的麦子没有长起来,五月节没有人记得,二里半向赵三打听革命军在哪里,赵三讥讽他,认为革命军不会收残疾,就没有告诉他。二里半找李青山,李青山告诉他第二天一起到城里去找人联系。
二里半把老羊送给赵三照看,说,三哥你活一天就看护它一天吧,流着眼泪最后摸了摸羊毛。
他快走,跟上前面的李青山,身后老羊不住地哀叫,羊的胡子在慢慢摆动……
二里半不健全的脚颠跌颠跌着,远了!模糊了!山岗和树林,渐去渐远。羊声在遥远处伴着老赵茫然地嘶鸣。
血腥屠杀,死亡,让赵三这样的人胆怯不敢有丝毫反抗,也使得二里半这样的人奋起拿起武器打击侵略者。
勇敢不是喊破喉咙的口号,对待豺狼要用铁拳;英雄的壮举并不是高大威猛的力量展现,而是危难中敢于挺身而斗。那蕴藏在普通民众灵魂深处的力量,一旦爆发,势必锐不可当。
平时谁又能把这些普通人看在眼里?他们只要编制一张冠冕堂皇的网就能握住所有人的命运,千百年来不都是生活在这张大网里吗?
网里的你我他,就是徘徊在生死场上的可怜者。
齐帆齐第2期28天(11)篇1915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