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金句:
一开始就拒绝,比最后反悔要容易——达·芬奇
死脑筋地保持一致愚不可及---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
本章核心观点:
本书中讨论的所有顺从技巧,都是既可为善也可作恶的,全看使用者的心术。
要对抗结合了承诺和一致性原理的影响力武器,唯一有效的防御措施就是一种思想上的觉悟:尽管保持一致一般而言是好的,甚至十分关键,但我们必须避免愚蠢的死脑筋
心得
《影响力》第三章主题:承诺和一致,这一章和前面的一样有很多的案例,读起来真的有一些烧脑。所以用导图做了梳理,从纲要出发,在案例里寻找每一个案例的观点支持及主要表达。
承诺和一致,从开篇引入/言出必行/承诺是关键/奇妙的行为/众目睽睽/额外的努力/内心的抉择/如何拒绝,层层递进给出了我们影响力武器【承诺和一致】,人们是如何看到承诺和一致,普世观点依照人们的普遍感觉,言行不一是一种不可取的人格特征。普遍的认知:信仰、言语和行为前后不一的人,会被看成脑筋混乱、表里不一,甚至精神有毛病的。另一方面,言行高度一致大多跟个性坚强、智力出众挂钩,它是逻辑性、稳定性和诚实感的核心。基于这个价值观认知,我们走进了承诺和一致原理之言出必行,在这个原理的指引下做出了选择行动努力……比如沙滩盗窃,明明是有人导演,因为帮忙看看我的东西,而做出努力。同样也是基于这个原理,商家抓住了人的普世观点:言行不一是一种不可取的人格特征。设计了热点玩具广告推送/上货备不足/节前节后铺货设计一步一步为保持承诺和一致付钱买单。
其中我最有感触的一个片段是额外的努力【C国让A国俘虏写出或超出A国问题清单】,因为额外努力所以会不断靠近承诺一致,做出行动,哪怕这个行动都是会产生对自己不好的效果依然会做。
生活中我们运用承诺和一致原理要贴合内心抉择,ABC国战乱,C国在俘虏奖品设置里不名贵,就是为了让外围压力诱惑来驾驭干扰内心选择。这些认识对教育孩子具有重要意义。它表明,对于我们希望孩子真心相信的事情,绝不能靠贿赂或威胁让他们去做,贿赂和威胁的压力只会让孩子暂时顺从我们的愿望。倘若我们不光希望他们暂时顺从,还希望他们相信自己做的事情是正确的,就算我们不在现场提供外部压力,他们也会继续照着我们乐于见到的方式去做,那么,我们就得做一些安排,让他们为自己的行为负起责任来。重点书内心抉择,内心驱动力。
心得感悟
不要掉入令你反胃的保持一致性原理陷阱无法自拔,该拒绝就拒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