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访古

    偶然查到东坡和其弟辙竟然葬在离我只有130多公里的郏县,非常惊喜。又查,孔子竟然也在此留下了圣迹。五一假期,便和朋友们去拜访他们。

    路上朋友开着车,我开始思考、查找,东坡为什么没有葬在老家四川眉山或者黄州、杭州这些与他的生命有重要关联的地方?据可靠的史料,他在临终前因经济困顿,远回四川老家已不可能,致信弟弟苏辙,明确表示“即死,葬我嵩山下,子为我铭″,辙当时在附近为官、隐居多年,并再此置办了家族墓地。二人年轻时曾有夜雨对床之约(隐居共度余生),因此,辙把兄长葬于此地,10年后也葬于此,兄弟终相依。

    不到两个小时的车程,我们便到这三苏园景区。郏县人民把苏氏兄弟长眠之地保护得很好,圈了几百亩地,建了高大的牌楼,修了三苏纪念馆,展示他们人生重要的经历和作品,为东坡塑了传神的雕像。这些,我以前自然都有所了解,但在此重温那些脍炙人口的诗句,别有一番滋味。


景区示意图

 

  当然,最使我感动的还是他们的坟墓。右为东坡,左为辙,中为其父苏洵衣冠冢(元代时移来)。

三苏坟

    伫立在先生墓前,泪欲泉涌,心中五味杂陈。这个普通的土丘里埋的就是那个命运最坎坷、又最豁达、最有趣、最有才的灵魂吗?孩童时读《望庐山瀑布》的情景,少年时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中年时,用″一蓑烟雨任平生,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来安慰自己……。思考他的一生,品味他的诗句,岂只是才高八斗?又岂只是官场险恶?又岂只是乐观豁达?

    徘徊、沉思良久,出来已过中午饭点。到郏县县城的名吃名店张记朝阳饸络面总店,始于1958,和这小城一样,美味在悠长的岁月中慢慢传承、发展。其实也不难,就是饸饹面条十羊肉片十绝味秘料,也许是得了东坡的真传,和东坡的那些美食一样,简单而有味。

    食罢稍歇,便去历史悠久的郏县文庙。门外塑着孔子的像,

像是在外迎接我们,不禁想起他说的″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这文庙和其他地方的文庙一样,集祭孔和办学为一体。孔子曾经过此地,后孔子一脉自唐代迁此,后周时在县令的支持下建立家庙,后经多次维修。

  进门是泮池,古时地方官学的标配,我这个现代老师突然有了一种穿越到古代学校的感觉。

    最让我震撼的是大成殿,祭祀孔子的大殿。屋檐下精美的斗拱和柱子色彩斑驳,记载着它沧桑的历史。

  下面的柱础八面有精美的浮雕,富有寓意。

如虎添翼

连升三级(戟)

事事如意

    里面供奉着孔子及弟子和其他儒家圣贤。孔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极高,但这尊像,却没有一点儿严历的师道尊严,极和蔼。同行朋友王君说这才是最像孔子的像,为师者当如此,没有高高在上的架子和吓人的严历。我深以为然。这样的孔子,才迎来了弟子三千,七十二贤,千百年来给了无数学子最温暖的慰藉。

    随行的一个朋友说,这里的经济有点落后,不太繁华。可是,哪一个地方曾有它这样的福气?两个伟大的圣贤在此留下圣迹。连我这130多公里外的人都感到幸运,他们离我如此之近。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