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销书作者格拉德威尔告诉我们:“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只要经过1万小时的锤炼,任何人都能从平凡变成超越。”然而,为什么有很多人练习1万小时而没有成功呢?比如:
导师:从你的练习清单可以看出,你每天练习一小时,但你每次测试的时候总是只有C的成 绩,能不能解释一下原因?
学生: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我昨天晚上都演奏了。
导师:你演奏了多少次?
学生:10次或者20次。
导师:你弹对了多少次?
学生:嗯,我不知道,或者一次或者两次吧。
导师:哦,那你是怎么练习的?
学生:我不知道我只是埋头弹。
1、持续练习,突破极限。 各领域的杰出人物都靠大量练习。所以关于如何开发超常能力,就是练习加大量的练习。练习中训练的时长在稳定的增长,同时训练方法也日益高级。
2.最有效的练习形式。在任何行业或领域之中,最有效和最强大的那类练习都通过充分利用人类的身体与大脑的适应能力,来逐步地塑造和提升他们的技能,已做到一些过去不可能的事情。所以对刻意练习原则的运用,是为任何行业或领域策划和设计训练方法的最佳方式。
3.学习新技能的一般方法。 一般性的了解,我们想做些什么,从导师,教练书籍或网站上获得一些指导,然后开始练习,直到我们达到可以接受的水平,接下来让这种技能变成自动地,自然而然地。但是,一旦某个人的表现达到了“可以接受的水平”,并且可以做到自动化,那么再多练习几年也不会有什么进步。而且,如果没有刻意的去提高这些自动化的能力会缓慢地退化。
4.有目的的练习VS天真的练习。
所谓天真的练习,基本上只是反复的做某件事情,并指望只靠那种反复就能提高表现和水平。比如刚开始的导师与学生的演奏练习,这种练习:只是埋头干!
而有目的的练习则不同,他们会在练习的过程中逼迫自己变得更优秀。虽然这种方法并非总是如此成功,但它总比通常的方法更有效一些。
5.有目的的练习的四个特点。
(1)有目的的练习具有定义明确的特定目标。主要是“积小胜为大胜”。要把目标分解并制定一个计划,比如:为了将差点降至五杆你得做些什么?其中的一个目标可能是增加把球打入平坦球道的次数,这是一个合理的具体目标,但你甚至还得将它进一步分解,为了成功的把球打入平坦球道,你到底要做些什么?你得搞懂为什么你有那么多次没能把球打到平坦的球道上去,并且解决这个问题,比如说想办法纠正你总是勾球的毛病,怎么做到?诸如此类,关键是接受那一个一般目标,并将其转化成一些具体目标,使你能达到切合实际的进步的期望。
(1)有目的的练习是专注的。要想取得进步,必须把注意力集中在你的任何任务上。
(2)有目的的练习包含反馈。无论我们在努力做什么事情,都需要反馈来准确判别你在哪些方面有什么不足,以及你怎么会存在这些不足。如果没有反馈,你不可能搞清楚你在哪些方面还有需要提高,或者你现在离实现你的目标有多远。
(3)有目的的练习需要走出舒适区。如果你从来不迫使自己走出舒适区,便永远无法进步。比如业余钢琴爱好者在十几岁的时候就开始上钢琴课,等到30年过去了,他还在以完全相同的方式弹奏的那些同样的歌曲,看起来在那段时间他积累了数10万个小时的练习,但绝不会比30年前弹得更好,甚至可能比年轻时弹得更差。这种做法是使自己停滞不前的“诀窍”,而不是使自己技艺精进的秘诀。
6、遇到瓶颈怎么办?
试着做不同的事情,而非更难的事情。不管遇到什么障碍,越过他最好的办法是从不同方向去想办法。
并非达到极限,而是动机不足。我们通常在努力提高自己的时候放弃并停下。更多时候是因为动机的问题。因动机不足而停止努力。
总之,有目的的练习:走出你的舒适区,但要以专注的方式制定明确的目标,未达到那些目标,制定一个计划,并且想出监测你的进步的方法,还要想办法保持你的动机。
但是,有目的的练习还不够。改进几乎各种类型的心理表现,至关重要的是心理结构的构件,这样便可以避免短时记忆的局限,并且马上就能够高效地处理大量信息。期待下一章《大脑的适应能力》的分享。
摘自《刻意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