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大头 字数:1234字
【书名】:《好好学习》
【作者】:成甲
【篇目】:第一章知识管理与认知优势(P1-P13)
001、在海量信息及时获取时代,我们拼什么?
作者从认知优势的构建角度总结了中国过去30年经历的三个阶段,分别是知识量的广度,获取知识的速度以及知识本身的深度。在互联网全球化的今天,海量信息以及获取的便捷度和快速不再形成壁垒,最终决定结果不同的是认知深度。在知识大爆炸的今天,我们必须对知识进行管理。管理知识最重要的并不是大多数人以为的对知识进行收集、分类、保存。而是通过管理知识提升我们的认知深度,进而改变我们的行为模式。
002、如何提升认知深度?
作者举了两个例子来分析表层认知和深度认知的不同,得出具有深度认知能力是这样的:分析问题时能够不局限于问题本身而是思考更普遍的情况;寻求答案时,能够根据理由可信度去判断是否接受这个结论。
进而提出临界知识的概念:经过深度思考后发现的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规律或定律。开启“少即是多”、“四两拨千斤”的模式需要掌握临界知识。
003、为什么大多数人的学习层次上不去?
作者举了李叫兽的例子:李叫兽90后,毕业才1年写的文章却受到了无数在营销行业工作了十来年老司机的高度评价,无不拍手称好。得出大部分人陷入了老鼠赛道和快车道,结果只是工作时间上的增长,经验上的重复累积,其实认知并未升级。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源就是只提升了技术效率,并没有了解问题的本质、解决方案的底层规律,没有提升认知效率。
在引出究竟该学什么知识,才能提升认知深度和认知效率时,作者又以现在非常流行的斜杠青年举例进行说明,指出多元的浅显的兼职经历只是浅尝辄止,从长期来看是低效的。我们应该追求在一个领域上的极致和认识深刻,也即斜杠是提升认知深度的结果,而不是追求多元的结果。
非常认同作者提出的我们所谓的专业是人为制造标签的结果,我们不应该被标签框定自己的可能性。因为知识不孤立,涉及的某一领域一定需要多学科知识。所以我们在思考问题时,切忌陷入所谓的专业和标签里面,而应该掌握临界知识,深刻理解底层通用规律。把更多的时间用在结构能力和专业能力的学习上。
004、个人感想与收获
单看临界知识这个概念,确实不大好理解,但是作者所说的底层规律、解决问题的通用方法其实我们应该听过不少,只是从来没有真正重视并去实际应用,再次印证了那个道理么:越简单越重要的道理越容易被忽视。
反观自己,毕业这么久了,既没有在专业上深耕,也未曾去研究最底层规律。以前干着和专业不相干的事也就不说了,现在是在本专业,也差不多3年了,实际收获呢?还是没有想象中高。
作者说自己从2007年开始不断地寻找自己生命的热情所在。这些年来,其实我也一直在寻找,但回顾后发现自己并没有深度解剖过自己,没有去做相关的尝试和努力,一切只是停留在想当然里。导致自己一直局限在感性和情绪支配下的认知维度中,没有实际行动和验证支撑的梦想终将是空中楼阁。走了这么多弯路,原来是我的认知深度不够,用李笑来老师的话形容就是操作系统没有升级。
专业能力课和结构能力课,我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