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课堂教学的陷井,全方位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云霄)
在这里我不打算阐述课堂教学在提高学生表达能力方面的作用。尤其象大班教学这样的环境下(小班教学另说),知识问答性互动比较普遍和适用,但对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培养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以应试教育为导向的知识性教学,大多也只能停留在简单知识提问和互动的环节,加码进行深度思考性的互动并不可取和可行。时间、人数和教学任务等条件限制,无法就培养学生表达能力方面发挥实质性的作用。
现实的做法是在实践教学改革上下功夫,从教学设计到激励机制,到考试改革,加大实践教学的有效性。减少理论课时并调整考试制度改革,使以知识灌输为主,转向知识灌输与知识竞争、知识生产相结合,才可能扭转针对学生表达能力提高的不利局面。
目前,通过对课堂教学的调研和实践表明,越是表面互动多的大班课堂,教学氛围貌似活跃,但教学效果明显不好,知识记忆性的提问占用了大量课堂时间,深层次的探讨性互动无法真正实现,学生的表达能力依然停留在书本内容低水平的重复上,普遍性、针对性地提高学生表达能力做法仍显苍白。毕竟逻辑性、批判性和启发性思维的培养及其表达能力须经过专门的刻意训练——实践教学才可能奏效。加大实践教学的比重,让研究性、探讨性等互动式教学成为学生表达能力提高的基本素质训练课。在研究、讨论和思考过程中加深对教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知识并运用知识进行思考的内生动力。
要形成能够讨论,敢于讨论和积极讨论的知识表达和知识生产的内生动力,课堂教学被动式的外部推动只能是杯水车薪,收效甚微的断章取义之举!
所谓能够讨论就是具备讨论的时间条件、空间条件、内容条件、形式条件和人数条件等。
敢于讨论就是创造轻松自由的讨论氛围,针对讨论对象的内容设计,以及讨论环节的激励干预融入,符合学生特点的现代媒体技术运用等。通过综合施策,循序渐进,学生表达能力才可能有实质性的提高!
激励讨论是把握和调控好学生心理的疏导工作,从被动不思考、不会思考的舒适心理误区,以科学的心理形成机制培养达到自信意识的循序增量。
通过上述三者的协同推进,最终形成学生知识表达和知识生产的主动性、创造性,在此基础上让表达成为一种知识生产过程,得到交流主体的情感激励和价值认同,并挖掘、发挥学生自我禀赋的比较优势(性格优势、理论优势、行动优势及其沟通优势等),催生学生个体表达内生机制的形成。
书里人生:云霄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