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乡小记

我的家乡在四川省邻水县的一个小乡村,虽然是属于四川省,但在地缘上和重庆离得很近,一般外省人是分不清我们到底是四川人还是重庆人的。

小时候,我很不喜欢这里,因为门前那条公路,一到下雨天,就特别泥泞,一到天晴,汽车一过,又尘土满天飞。小时候我上学的愿望就是离开这儿,去远方,去那些没有泥泞路面和漫天尘土的远方。

我初中就开始了住读生活,一直到大学毕业,然后工作结婚生子。上学期间也就每年寒暑假能在家待一段时间,工作以后时间更少了,一年估计也就只有春节长假才能回去。可是过年的时间又是那么匆忙,来不及细细观看,又已经走远。蓦然回首才发现,我成长的这些年,故乡的变化也特别大。

我越长大越发现,家乡于我来说,总有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愫。我一方面讨厌这里的人故步自封,井底之蛙,自高自大;另一方面又希望她可以越来越好,也惊喜她一天天的变化,希望有一天她能变成我想象中的那样美好。

小时候,我们这儿有一条主街,每逢一四七都会有四里八乡的百姓来赶集,记忆中的赶集总是很多人,接踵摩肩的,好不热闹。青石板的路面,两旁是那种老式的木瓦房,下雨天雨水滴滴答答地从房檐落下,经年累月,也把路面滴落得一个个小洞,那是一种岁月的力量。

沿着那条石板路一直走,你会发现两旁有各式小摊、茶点、包子铺、铁匠铺、猪肉铺和理发店,还有修笔匠、修鞋匠、修表匠......如今再看,两旁的木瓦房全都变了模样,变成了钢筋混凝土的现代楼房,青石板也不再了,所有那些匠人也都随着时间的洪流一并消失了,也许世间再也不见他们的踪影,也许不过又换了活法继续存在......

又一年回家,发现高速公路通到了镇上,以前两个小时车程的盘山公路,由于隧道的开通,不到半小时就结束了。随之而来的是更加便捷的交通以及越来越多的小汽车。过节期间,甚至还出现了堵车的现象,我看着那些车,听着那一声声的喇叭,有一种时光交错的感觉,仿佛这不是我的家乡,不是那个小小的乡村。同时,又恍然有种错愕感,这条路的确是当年我一直都想逃离的那条土路吗?

今天又逢集,我带着我儿子小葡萄兴高采烈地去赶集,小时候觉得那么长那么长的一条街,为什么不到一会就走完了?又为什么那么冷冷清清呢?街上稀稀拉拉地几个人,全然没了小时候那种鼎盛的状况。兴味索然的我带着兴趣十足的小葡萄,走在那条穿上了水泥衣裳的石板路上,唏嘘不已。

我忽然明白有些东西是必然会被改变的。越来越多的人往城市走,留在乡村的大都是些垂暮老人。可是,他们也终究会离我们远去,多年后的某天,我的家乡,这个小小的乡村,会不会也变成新闻上某个消失的村落呢?虽然有些担心,但总还有如我这样的人,会愿意花时间回来看一看。虽然远行千里,总是希望我的孩子也能亲眼过来看看他的妈妈成长在这样的地方,带他过来踩踩这片土地,并告诉他,孩子,这里就是妈妈的家乡。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1.人与人之间距离 我去找城里同学玩,打车出门。她跟司机唠家常,得知司机老家不远,还列举出几位熟识,聊得热火朝天。...
    第十五棵树阅读 1,482评论 1 1
  • 似乎有很多年了,我没有见到家乡春夏与秋。 在零零总总的记忆里,总是萧索沉闷的冬日——天终日阴沉沉的,褐色的树枝奇形...
    知笔阅读 1,911评论 0 0
  • 乡村,在我的记忆中,是小桥流水,老树昏鸭,暮归的牛羊,袅袅的炊烟。儿时,我在村里长大,乡村精彩了我的整个童年时代。...
    康舒阅读 3,226评论 1 1
  • 六月初六,离上次返乡已有月余,遂决定启程回家。 以往的选择是睡到自然醒,之后收拾一下再出发,走高速...
    主持人王伟阅读 1,755评论 0 1
  • 听朋友聊起,南山的**会办不下去了。去年听说这个学校,是因为朋友是个自然教育工作者,这个学校请他们去给孩子们上...
    蓝海星的小世界阅读 1,820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