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的三年里,我秋季开学接受的都是新班,但这三个班的特点大相径庭。第一年,我接班的时候还是班主任,这个班的特点是两极分化,中间力量薄弱,后头比前头大些。在这一年里,我培养了一个班长,他虽然自身有点小问题,但总体上做得很好,帮我很多忙,让我很轻松。尽管那时还受新冠肺炎的影响,部分时间上的是网课,但我感觉整个班的势头正变得越来越好。
第二年,我卸了班主任,换了一个平行班。这个班最突出的特点是中间力量雄厚,两头小。有时乍一看成绩平平,但算出来的平均分却比较高。相较于上一年的班,虽然成绩远高出一些,我心底里还是喜欢上一年的,这或许是出于培养拔尖人才的心理吧。呵呵,怎么觉着看山、看文章和看学生都是一样的呢,不喜平。
第三年,接的是整合班,就是全年级打乱后重新分的班。这个班是我从教生涯里遇到的问题最多的班。首先,出现了大量的问题孩子。有的整节课整节课的在抠手指头,从不理会老师让干什么,与家长沟通后,家长表现得也无可奈何。有的坐不住,即使在老师眼皮子底下也恶作剧不断,搅得上课老师很麻烦,怎么教育都不起作用。还有的上课要什么书没什么书,连自己的学习用品都准备不好,很难想象这是六年级学生的行为。更有几个学生几乎从低年级开始就表现出学习能力的低下,而且是早已经被老师放弃的,进了班就趴在桌子上睡觉,一直睡到放学,你给他们布置个抄写任务也很难完成。
这些还不是我最头疼的,我头疼的是有一大批孩子的精神状态。他们让我感到一种彻底的无力感。平时的课堂,他们形容呆滞,缺乏热情,唯一的优点是他们大多数都能完成课堂作业,但家庭作业不能保证。他们的学习成绩经常游离在七八十分,偶尔也能有九十分的成绩出现。经过观察,我给了他们一个称号“快餐学生”。
这类学生的特点是智商还行,但缺乏自律,缺少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是他们从不主动阅读,你也很难再把他带入到阅读之中去。他们遇到极严厉的老师,通过反复多次的训练也能把成绩提高到八十分以上,但仅仅是把目前所学的东西搬到试卷上,却无法真正转化为应该具有的某种能力。所以,我称他们为快餐学生。小学阶段到了六年级还没有大量的阅读积累垫底,未来所有科目的学习真的很令人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