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
【互动】
妈:夷狄,古代泛指东方和北方偏远地区的异族人;诸夏,原指周代王室分封的中原诸侯,也泛指华夏民族。过去认为夷狄代表文化落后,诸夏则是所谓的礼仪之邦。孔子说:“落后的偏远地区虽然有君主,还不如中原国家没有君主。”
乐:难道孔子看不起夷狄?
妈:可能吧,不过这句话的争议特别大,有人批评孔子“贵华夏,轻夷狄”,不懂得尊重外邦文明。如果这句话真的是孔子所说,那也存在着历史局限性。孔子并非完人,况且从版图来看,当年很多所谓的“夷狄”也早就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了。对于这句话,我们先理解成这是孔子对于中华文化绵延不绝的自信即可。
还有就是孔子他的标准在于有没有“礼”。他觉得“礼”是文明的标志。边疆地区虽然有君主,但没有中原国家那一套完备的礼仪制度,所以诸夏即使没有君主,也比夷狄强……
乐:我觉得他的这个看法,不一定对……
妈:嗯,你们长大,等再慢慢去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