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老师讲解,课堂笔记
标题解读:1、在文中起到一个线索的作用,接通了过去和现在。2、身份的象征,文化的象征。3、一块幕布,遮盖的作用,起到审判的作用。
车子正跑着,顿了一下,又憋熄火了。
(三个动作的连续,一句话中有很多的信息。正如我们所讲的开头要提速,要通过多个动作的转换来表达。能够快速进入场景,有转折感,正好是下文的基调。)
司机爹啊娘啊地骂一通,(说明司机是一个粗鲁的人,体现了人物的性格。)
让想方便的赶快下车。每次出故障他都让大家下车撒尿。男人在车左边,女人到车右边。水声相闻,但谁都不说。司机说的好,出门在外,穷讲究个屁啊。
为什么是司机说?用司机的话说也代表了作者的观点,不要自己去说,用司机的话说,也代表了人物的性格特征。
我们有了一个故事核,如何让人物去到目的地?为什么写车?车代表人生之路,扎下是一个被遗忘的地方,遇到了再回想起来,所以车子在扎下抛锚,他才会来到扎下,下车意味着命运的转折。
男人站着,女人蹲下。秦山原撑把伞一个人小心翼翼地往远处走,
前面是短句,后面是长句,后面写得很细致,有一种对比在里面。突出人物的不一样。具有异质性。他是一个穷讲究的人。好面子,有尊严,讲文明。
一泡尿是足以改变一个人的世界观的。秦山原打算把这个伟大的想法写进自己的著作里
一泡尿是低俗的,这里可以看到低俗和伟大,有种反讽的意味在里面。
司机一直在喊,快点,要走了!完了没有!还走不走啊!秦山原恨不能给那家伙两个耳光,可他结束不了,他觉得这是这辈子最长的一泡尿,没完没了,而且几乎是难以知觉的慢。
对比,司机快的催促,秦山原上厕所很慢。叙述视角是全知全能视角。男性视角。
秦山原愤恨地转过脸,转回来的时候突然眼睛一亮(有转折在里面。)
又转回去,他看见了草垛旁立着的界碑,上面刻着两个毛笔字:扎下。那两个字他认识,尤其是字里的飞白。
在撒尿的过程中一直很慢,说明秦山原的迟滞,可以使文章显得摇曳多姿。
概括:秦山原中途下车去扎下,主题是一泡尿是足以改变一个人的世界观的,下车改变了他的命运,改变他的行动轨迹。
第一小节:秦山原半路下走,因为要小便,然后要去扎下。
第二小节:去扎下,进入扎下发生的事情。进村子的场景。
2
他一路甩着鞋子上的泥,来到界碑下,(前面写了下雨,所以这里要这样写,甩着泥。)
蹲下来用手指在泥地上写“扎下”两个字(柔软的泥土,蹲下来才能写,描写得准确。为什么之前不写,因为司机在催促他,他现在写,心态轻松了一些。为什么一定要在界碑上写?扎下是一个世界,是他15年前的世界,现在的世界是省城的世界,通过界碑的结界进入到另一个世界。界碑就是秦山原进入到15年前扎下的世界,进入后就会产生一种变化。),然后和碑上的字比较,已经不像了(一种变化,今非昔比。)。他扳着指头算了算,十五年。如此漫长,足够把头发一根根地熬白(为什么不写他已经离开扎下15年了,这种方式是一种介绍。写板着指头算了算,体现一种场景,有动作,能够带给人画面感,把头发一根根熬白,有一种分量感,写得非常鲜活。)。秦山原掏出一根烟,打火机怎么也找不到,口袋和包都翻过了,可能丢在车上了(写出他这段旅程的不顺畅,迟滞,暗示他整个过程都不顺。)。他叼着没点上的烟往村庄里面看,先看见一只鸡沉重地穿过空街面,羽毛被雨打湿(为什么先看到鸡,落汤鸡的形象,一种暗示。)。然后是一个挺着肚子的小孩,他看见了秦山原的花伞(视角转变。花伞在农村里比较鲜活,吸引人。),接着才看见伞下的人(描写很准确,写小说准确是第一原则,简洁是第二原则,然后是顺畅。一个教授撑着花伞说明这个人闷骚。)。秦山原对他招招手,小孩慢腾腾地往这边走,赤着脚,裤子斜吊在圆鼓鼓的肚子上(没有写外貌,我们要写他突出的,突出一个人的特点。平时要善于观察人物特点。)。他也打着伞,走到五步开外停下了。看起来有七八岁,大脚趾在泥水里钻来钻去。一直到秦山原站起来,小孩也没吭一声,就对着他看。(分层次地写,可以看到叙述视角的变换,先是秦山原的视角,当他看到小孩的时候,就是小孩的视角了。从电影的角度看,镜头转变。要有一个主视角,次要视角不必那么多。当我们写一个人的外貌,不要一次将一个人外貌的所有都写下来,可以像东野圭吾那样将一个人的外貌拆分成好几个部分,再分给好几个人去写,每个人写一些人物的外貌特点。)秦山原只好开了一个滥俗的头:
“小朋友,你叫什么名字?”
“你是谁?”小孩说,“我不认识你。”(有种迟滞感,延迟满足,异质性,突出不一样。写得太顺畅了缺乏紧张感,缺乏张力,缺乏冲突。)
“我是谁?”秦山原笑起来,“回家问你爷爷你爸爸去。你爸是谁?”(体现秦山原有种高高在上的感觉。)
“不告诉你!”小孩转身就跑,甩起来的泥水落了秦山原一身。(他从一个教授到扎下这个地方,进入这个结界,他的身份已经发生了变化,身份不断下降。)
小狗日的。秦山原忽然想起,很多年前他总用这四个字骂小孩。他对着小孩喊:“你看过露天电影吗?” (因为这个小事件来回忆过去事件,这种写法很高级。)
(从一开始就没有介绍人物的身份,这里露天电影点题,作者在一点一点揭露人物的身份:放映员。没有一开始就告诉我们他是放映员,通过与小孩的对话,通过与村里人的对话来突出他的身份,比直接写更好一点。)
“没有!”小孩头都没回。
“小狗日的,”秦山原说,“这个都没看过。”(从文明人一下子变成了粗俗的人,先是心里想小狗日的,后是直接说出来。通过人物的语言方式来塑造人物,体现人物的异质性。)
小孩回了一下头,消失在某扇临街的门里。(交代一下小孩消失的情景。)
多少年前他就想像过这样一种黑白潮湿和温润的生活。(黑白潮湿:过去的记忆,既是写实又有一种虚幻,温润可能有某种暗示,和女人之间的事。)
那次机器倒没出问题,他倒在地上,机器砸到一只倒霉的鹅身上,鹅死了,大队部代他赔了主人三块钱。(从秦山原的记忆来说,很多事情他不记得了,但他记得他当年如何骑着自行车经过这里,可以看出他选择性失忆。这是一种荒诞、滑稽。把过去事件放在当下的回忆里讲述出来。)
他响亮地吐了一口痰(行为上的粗俗。)。雨就停了,伞上一点声音没有,然后身后的一扇门吱嘎打开了。他回过头,看见一个老头扛着铁锨走出门楼。(这里没有用突然,突然代表一种转折,小孩消失后,老头的出现用然后,不用突然,显出自然而然。)
秦山原咧开嘴大笑,说:“您老人家还认识我!”(通过动作来体现村里人的朴实、热情这种感觉。)
老头也跟着大笑,放下铁锨就回头推门,“快,进屋进屋!”然后对院子里喊,“三里,三里,水!”
(谈谈写法:不会写得太细,主角不是老头,勾勒出来就行了。)
“不光你,”秦山原笑起来,“你们一帮小屁孩都跟着追,问放什么电影。哎呀,一晃你们也都老婆孩子一大堆了。”(围绕当年的事件写。)
进来三里的老婆,也热情恭敬地叫秦老师。她是从下河嫁过来的,秦山原当年在周围的村庄里轮流跑,她报了一串秦老师放过的电影。搞得秦山原更高兴,笑声一波高过一波。多少年了,他们还记得。(通过对话交代过去的事情。)
“村里都说呢,”老头给秦山原点上烟,“秦老师是大知识分子,哪是我们海陵这小地方能留住的。你看看不是,一下子就去了省城。”(体现了人物虚荣心。)
秦山原说:“在大学里教教书,闲了也写几本。都一样,挣口饭吃嘛呵呵。”(人物内心的虚荣。)
“秦放映员。秦老师。《少林寺》。《南征北战》。《画皮》。”(通过快速的剪辑,用他们说的话,秦山原记不住那么多人,只知道大家对他的恭维感。)
那个时候秦山原也有不错的感觉,黑漆漆的夜里,所有人的散落在黑暗里,他掌控一台他们弄不明白的机器,然后从他面前开始放出光明,一个个陌生的世界跳到一块巨大的白帆布上。
(体现了黑白的冲突,让人感觉他就像造物主,他把光明带给了扎下的村民,他的虚荣心再次膨胀起来。这是一个过去事件,叙述一种感觉,他在乡下的氛围感。)
这些年一直想回来看看,今天这事,明天那事,忙忙操操就给耽搁掉了。谢谢你们来看我!”(掰开秦山原内心来写,揉碎了来写,他是怎么想的,怎么觉得。)
秦山原这才想起这老头就是老方,当年大队部里的厨子,四年里吃了不知道多少顿他做的饭菜。好像那时候老方不太爱露面,总是提前就把一桌酒菜摆放好了。(过去事件的一种写法。秦山原的故事分给不同人来叙述。)
天放晴了,但是已经黄昏,院子里暗下来。秦山原去找刚才的那两个女人,不见了,他在人群里迅速地看一遍,也没发现。她们什么时候突然消失了。
(故事从下午大概三点开始,到第二天早上八点,写短篇小说的时间跨度不要太长,选取一个时间片段,长篇小说像一条长河,短篇小说只需截取一个片段,过去的时间可以融合到截取的片段中去。三一律:在一个固定的时间、场所集中发生了一些故事,矛盾比较强烈。)
3
晚饭盛大。菜之外,人多,热情,所有人都向他敬酒。(句子简短,简笔的写法,不重要的时候就可以简单的写。吃饭跟文章的主旨关联不大。)村子里头头脑脑的官都到了。还有一个白皙丰满的妇女主任,酒风泼辣,(人物的细节描写,写细节就是有目的的。)她向他敬酒,说:“秦老师,喝!”
秦山原说:“喝!”连着两杯,头开始有点转。微熏时想,当年有这么好的女人吗。(这里就可以看出来之前的目的,比较明显地写出来秦山原的问题,开端第一层次的矛盾出来了。)
(开始进入到主要矛盾中去。如果一篇文章有6节,第一节:开端,介绍,第二节:讲述过去事件。第三节,进入主要矛盾中去。)
这最后一件事在扎下已经流传成一个段子,这段子使得秦山原在从没见过他的扎下人耳朵里也不陌生。(这些过去的事件都是简写,最后选择一个代表性事件具体写。)
有个叫小边的小伙子要去镇上的扎花厂做临时工,扎花厂要村委会出一份小边的品行鉴定。老村长为难了,能出去当然好,小边人也不错,就是手脚有点不干净,偷过几只鸡,摸过几只狗,不算大问题,但在鉴定里不表现出来又不合适,那是要盖公章的。老村长就请教秦放映员。秦山原说这简单,就写:“该同志手脚灵活。”搞不清是夸还是骂,老村长大喜。就这么写了。小边在扎花厂干了半年,被开除了,他没事喜欢顺手牵羊捎点东西。厂领导很不高兴,抱怨老村长举人不当。老村长说,我们可是一点没隐瞒,不是说了么,“该同志手脚灵活”。厂领导哭笑不得。
(用了250字就将这件事讲清楚了,这种过去事件是为当下事件做铺垫。)
这段子再说出来,依然博了个满堂彩。秦山原想,当年还真有两把刷子啊。(突出人物的自鸣得意。)
前村长孙伯让最后一个敬酒。孙伯让举着酒杯说:“秦老师,听过孙伯让的名字么?”(将人物自然、不动神色的写出来)
大家都有了兴趣,伯让竟会放电影,头一回听说,真的假的啊。
(孙伯让会放电影,村里人都不知道,然而村里人都知道他老婆跟人跑了,可以看出这个人对外笑嘻嘻的,一个人时应该很孤僻。)
孙伯让说:“会放也只放给秦老师看。秦老师,我敬你!”(看上去是对秦老师的尊重,但有一定的暗示。)
“早没了。有钱的在家看影碟机,穷点的就看电视。”(说明时代变化了,露天电影成为了过去式。)
然后大家又感叹一番露天电影的消失才各自散去。按照饭桌上的商定,秦山原今晚到孙伯让家住。大家都希望秦山原住到自己家,孙伯让说,谁都别和他争,他跟秦老师学会了放电影,算半个学生,家里也宽敞,就一个人,到处都是地方。
(这里的写法是先写一个大概,一群人在那里喝酒,然后再重点突出秦山原和孙伯让的对话。从抽象的事件里具体选一件事来叙述。可以学习这种写法。看似有意讲出来的,但又很自然。)
秦山原看看别人,好在不是所有人都盯着自己。(这里可以看出秦山原应该是没有忘记。)
秦山原松了口气,哦。(动作描写突出心理活动,这种写法很好。)
总结:两人初次相遇,在酒桌上,以写出当年的故事。
4
出了老方家的门,从黑暗里冒出一个更黑的小影子,吓秦山原一跳。小黑影说:“我爸叫顾大年。”(小黑影出现的功能性比其他人强很多。)
孙伯让建议到处看看,秦山原说好,这一趟来海陵就为了到战斗过的地方怀怀旧。(孙伯让的目的是让罪犯到现场,战斗过的地方是一种反讽。)
他们经过当年的大队部和放电影的小广场,都成了遗址(反讽,遗址这个词语是庄严的,而所说的事是丑陋的,就形成了一种反讽。)
“是么,”秦山原怎么也想不起当时那些女人的样子。她们变得相当抽象,只是新鲜、羞怯、紧张、虔诚、热烈、丰满、光滑和弹性等一系列形容词。(写出了一些感觉,说明秦山原当时只在乎这些。)
臭蛋慢慢松开包,一个劲儿地在裤子上擦手,半天终于磨磨蹭蹭回家了。秦山原看着臭蛋的小影子打了个哈欠。“回去吧,”他说。
(臭蛋作为一个功能性人物,他是一个未来的人物,要把未来赶走,留下过去。)
5
(用剪切的手法将中间的一部分减掉,直接到了孙伯让的家里,剪切的作用是让速度快起来,不必事无巨细的讲出来。)
孙伯让的一面白墙让秦山原吃惊。毫无必要地又大又白。猜猜做什么用?孙伯让问。秦山原说,银幕。孙伯让放声大笑,到底是秦老师,整个扎下没人往这上头想,都说他头脑坏了,涂一面空荡荡的白墙。孙伯让顺手拉上了窗帘,两层,外面是红的,里面黑色。
秦山原说:“你有放映机?”
孙伯让没说话,打开一个立柜的锁,拉开门的时候秦山原看到一台依然崭新的老式放映机。(孙伯让保管得很好。)
秦山原又要站起来,他说不记得。(这样的复仇达到一种诙谐的效果。)
你走了,她才和那个狗日的姓丁的好,她把他当成你,就卷了个小包跑了。(孙伯让挺可悲的,他老婆看不上他,他一心一意爱他老婆,对他老婆带有一种怨恨。)
“她是诬蔑!没有的事!”秦山原激动得带着椅子乱颤。(用动作描写来刻画心里。)
那个倒霉的情敌直挺挺地躺在白墙上,张大嘴喊就是出不了声。(这里的情敌与秦山原的情况很像。)
秦山原的脸在电影的光亮里一点点变白。(外貌、神态的描写来展现他的心理。)
孙伯让转过脸来,毫无预兆地又一个耳光,“她闻到合欢树的味就过敏,浑身痒。(从细节可以感受孙伯让对林秀秀非常了解。就像林秀秀对秦山原的了解一样。)
“你他妈的住嘴!”孙伯让从椅子上跳下来。“十五年,我活生生等了十五年!那些人影一走到墙上,我就想,我不能让你有好日子过。你凭什么?拍拍屁股把我们都甩掉了。我一直等着,我以为你不会来了,可你来了。好,来了好!”
(无意中秦山原来了,孙伯让的这个计划是蓄谋已久,但他不会等15年,这15年他找过他老婆,应该是一个无意义的复仇,刚好遇上。)
“能不能让我小个便?”(勾回到了前面的情节里,)
“那正好,我就不用像电影里那样亲自动手了。不让你睡觉就行,开始憋吧。”(孙伯让的目的是让他发疯。)
孙伯让踢了一下椅腿,秦山原两腿之间疼得一抽,再轻微的动静都是地震。他听到一声鸡叫,接着两声、三声,好多只鸡都叫了一声。应该凌晨两点左右。(层层递进的写膀胱的感受,开始胀然后疼,然后疼得多么难受。)
6
臭蛋说:“看不见!”跑过去拉开窗帘,阳光像水一样漫进屋里,白墙上刚出现的人影又不见了。臭蛋说:“电影在哪?露天电影在哪?”然后他看见了歪头坐在椅子上的秦山原。
(见不得光的事在晚上,阳光出现就不见了,来自未来的小孩看不见。)
秦山原闭着眼一声不吭,腰杆直直地被捆在椅背上。(夜歌里男人直挺挺的,对应
“他尿裤子啦!”(一开始尿不出来,现在尿裤子了,经过一夜审判,他尿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