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日下午,带可姐去颐和园看《熠熠霓虹:颐和园藏颜色釉瓷器展》,颐和园博物院除了颐和园门票之外还要另行购票,我因有公园年票而不需要买大门票,所以最终我和可姐总共花费了40元(博物馆20元成人票+颐和园10元学生票+博物馆10元学生票),一贯看免费展览的我们,这样的展览门票支出并不多见,只因为这次展出了颐和园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这件元·蓝釉白龙纹梅瓶。(其实在2020年颐和园博物馆举办的《园说》系列展览中,这件梅瓶曾经展出过,不过当时因为各种原因我没有去看。)
官方的介绍文字:元·蓝釉白龙纹梅瓶,高34厘米/口径4.6厘米/足径10.5厘米。梅瓶小口,唇边外翻,短束颈,肩部丰满浑圆,腹部以下逐渐收敛,接近底足处微微外撇,造型挺拔。胎体厚重坚硬,胎质细腻,器身接胎痕迹明显,底足内凹呈宽圈足。通体施蓝釉,釉色浓翠艳丽,釉质莹润光洁。腹部刻划一条白色蛟龙飞舞其上,四肢奋力舞动追赶一颗游动的火焰宝珠,俗称“赶珠龙”纹。蓝釉白花瓷器是元代景德镇窑的创烧品种,传世非常稀少,目前仅知此类梅瓶存世三件,另外两件分别收藏于扬州博物馆和法国吉美艺术馆。
因为全世界仅存三件,所以显得弥足珍贵,扬州博物馆藏的那一件比颐和园藏这件略大(高10厘米左右)是禁止出境文物,而另外一件流失海外,所以这一件就显得弥足珍贵。现场看,确实有着典雅的器型和迷人的色彩,不愧是瓷器之中的精品。
之后在颐和园山墙外的草坪转悠了一会,捡了一些瓷片,晚上去颐和园北的同庆街看了看灯,灯是不错的,只是人很多,了无意趣。
晚间,在家看了《大红包2:龙凤呈祥》,看到一半的时候忍不住给朋友发了条信息:“我艹,李克龙哪来的信心自己当男一的?”讲真话,对于这一类的东西,我真的不愿意称之为电影。其实《大红包》算是因为时也命也偷了2.35亿的票房,但是听闻了很多关于这位导演的事迹,真的觉得世界有所不公,这样一个低级趣味、毫无底线的人能够在电影圈混得风生水起,真是可以说是一种耻辱,好在这位哥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把自己玩死了,印证了一点,就是不作死就不会死!懒得去分析《大红包2》了,只是一点,导演的审美已经决定了他不可能有更高的可能性了,但愿《大红包2》就彻底让他在这个行业中消失吧,是为功德。
晚间写了电影《蛟龙行动》的评论,电影是在2日看的,是2025年影院观影第14部,也是春节档的第4部,果然如我所料,我是很喜欢这个片子的。
其实《蛟龙行动》就是——看电影之前就能够意料到的——优点和缺点都非常明显的电影,而且都不需要太多专业知识去分析就可以知道的优点和缺点,在此也不赘述了。
想说几个不太被说到的点:
1、林超贤这次大量运用了急推急拉的花式运镜,以及类主观的环视角度镜头,我不知道是不是受到短视频的影响,但是只能说从个人观感而言非常差。作为一部动作和视效为主的影片,这样花哨的运镜并不能增加观众的参与感,相反更增加了眩晕感。
2、一部描写深海潜艇的影片,却没有深海的孤独感,无论是海底航行的镜头还是潜艇内的打斗镜头,以及海底作业的镜头,都没有能够做出“孤独感”来,外界毫无压力让影片的深海环境完全不存在,虽然潜艇是大国重器,但是如果潜艇内的空间仿佛游轮一般巨大,那么只不过是把陆地搬到海底罢了。这一点上,《蛟龙行动》甚至做得还不如《独行月球》,更别提《流浪地球2》了。
3、《红海行动》之中被诟病的“血肉横飞”,这次林超贤收敛了一些,但是依旧存在,春节档期合家欢为主,同时也有不少孩子观影,在还没有分级的现在中国市场,创作者应该考虑到这些。这一点其实林超贤应该学习一下乌尔善,至少《封神第二部》之中,哪怕最后申公豹被砍头,都并不血腥。而强调硬桥硬马的林超贤恰恰又对于这一类镜头有着天然的痴迷,是为问题。
4、人物扁平化太明显了,所有的人物都没有刻画,比如小树苗,这个人物的故事到底是什么?除了刚上潜艇给人发树苗之外,似乎并没有什么作用。整个蛟龙小队,除了黄轩之外,几乎分不清楚韩东君、杜江、王彦霖甚至蒋璐霞,直到佟莉快牺牲了我才反应过来这是蒋璐霞。如果没有个体描摹的能力,那就干脆别写个体了。
5、两次行动的重叠感非常大,故事中潜艇的两次行动,重复感过于严重,使得两个多小时的观影并不愉悦,没有所谓肾上腺激素爆棚的感觉,反而有种冗长的拖沓感。
但是,即便如此,我依旧给《蛟龙行动》打了五星,因为所谓“内行看门道”,这部影片让我震惊的是故事本身,这是近些年的中国军事电影之中,首次出现了“现代真实战争”,虽然没有明确的对手国,但是对手金发碧眼的西方形象足矣!而且竟然是我们国家的“主动战争”!这样的故事居然能够过审,这对于军事题材的电影而言,真的是颠覆性的。
另外,《蛟龙行动》还出现了战损和牺牲,这也是非常让我震惊的。第一次潜艇任务失败,潜艇回库需要修理16个月,这算是比较委婉地说出了“战损”,对于一部描写大国重器的影片,这真的是无法想象的尺度。潜艇的总工程师、蛟龙突击队成员,两人牺牲,这在现代军事电影之中,也是不可想象的。
另外,这部电影还触碰到了“核战争”这样的命题,算是在刀尖游走的。
我只能说,《蛟龙行动》真的是中国电影的一个奇迹,于审查尺度而言,希望它并不出色的票房成绩不会影响它成为中国军事电影的有一座里程碑。
昨晚太晚休息,5日9:30才起床,洗漱后随便吃了点东西。
抄写《金刚经》第五分,第五分很短,只有一页,总结起来就是一句话:不可以身相见R来。世尊给出的原因是: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想想现在F寺之中各种乱七八糟的规定,什么不能拍F像,不能怎么样、不能怎么样,否则就是对F的不敬,真不知道这些人怎么理解“所说身相,即非身相”。
今日百字营无新增红包收入,本月累计8.12元
今日写2300字,百字营二月累计写9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