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俭朴
陆游诗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着简朴古风存。” 俭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物质贫乏年代养成的生活习惯作风,现在这个时代有些人还保持着,而很多人却对此嗤之以鼻,称之为“小气”“老土”“不时尚”。
伟大领袖毛主席在衣着上崇尚简朴。我们小学时学过一篇描写他穿衣的课文《一件棉衣》,一件衣服穿得很旧很破了还坚持不肯换,为的是自己少领一套新的,就能为革命、为国家省下一笔财富。这种高风亮节值得敬佩。
男人穿衣服,一般比较中规中矩,休闲装,西装,裤子,皮鞋或运动鞋,可选择更换的式样比较少,唯有换衣服材料的质量。一件衬衫地摊货几十元,大商场的售价几千,质量肯定不一样,身份不同,收入不等的人自然可以选择不同的档次。不是说买贵的就不懂得节俭。只有不懂得量入为出,大手大脚的买一些不实用的东西,随手搁置或扔掉的才算是不懂得节俭。一个会过日子的男人不一定是不舍得花钱的男人,但一个不会花钱的男人一定是不会过日子。
俭朴是一种美德,即使物质财富再多,不懂得节俭也有花光用完的时候。《红楼梦》描写了一个封建大家族逐渐走向没落,首先是经济上的入不敷出,“安富尊荣者多,运筹谋划者无一。”一个大家庭,每个人都想最大限度的满足自己的私欲,心里想着大家的钱我不花白不花,我不花岂不是留给别人花,我为什么省?省着留给谁?别人都不节省我为什么节省?于是乎,大家比赛着花天酒地,一掷千金,这样的话这个大家庭很快就被掏空了。现在一个单位,一个家庭也是这样,每个人都得懂得开源节流,以单位为家,如果每个人都只知道挥霍浪费“公家”的钱,那早晚这个单位好不了,单位好不了,自己能好吗?
人常说“细水长流”,从自身理财的角度讲,也要讲究节俭。只有节俭才会有富余的钱以备不时之需。月光族看起来很潇洒,但实际上“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这种做法实际上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后患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