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和孩子们来到了户外融合活动三号场域。根据三号场域的地形特点我们将场地划分为:搭建、民间游戏、骑行、攀爬、角色、树屋、水系这几种游戏,本周在园领导的带领下以及结合着外出参访的经验对本场域的环境创设、游戏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究和思考。以下是结合着我们的问题以及改进措施的思考。
一、出现的问题
随着新材料的投放和场地的划分,教师对场地的运用也需要进一步加深。比如小池塘里水系资源的利用,在活动开始的时候我们创设了捞鱼和清理水藻的活动。但是在清理水藻的过程中孩子们下水捞很容易水藻“越清理越多”水面反而更加浑浊了。区域和区域之间的关联性不大,在靠近搭建区的位置有一片种植花草的区域,没有开发利用。可以创设骑行的孩子从池塘里打水运送到种植区为植物浇水。水系的孩子们,怎样合理的将水运到真正需要的地方,如何搭建水渠这些都是需要解决的问题。出现这一系列的问题在于我们老师的课程意识不够,仅仅想到了第一层面的让孩子们玩起来却忽视了老师的指导和提升的作用。
二、关于游戏玩法的思考
结合着以上为题我们在户外活动的时候进行了调整和思考。
1.关于水系水藻的探究
孩子们在捞水藻的过程中水反而更浑浊了,这就是一个亟待探究的问题,也是我们老师带着孩子们深入探究的特别好的一个方面。比如可以和孩子一起交流怎样真正让水渠变得干净一点?我们在捞的过程中要注意什么问题?这种水藻是怎样产生的?捞出来的是垃圾还是有什么利用的价值?除了捞水藻,还有什么办法让水系变干净等等,真正的和课程结合在一起,进行“水系保卫战”的生成活动。
2. 关于水渠引水的探究
从水池到沙池之间有很长的一段距离需要孩子们搭建水渠,这是一个饮水的大工程。孩子们在引水搭建水系的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的问题。比如架子不牢固,怎样稳定水道?这么长的水系,怎样想办法不断开,让水通畅的流到沙池里,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接下来值得探究讨论的方面。
3. 关于树屋的开发利用
树屋是一个社会性区域和技能型区域相结合的地方,既可以在里面开展娃娃家的活动,也可以引导幼儿进行攀爬、爬绳等技能技巧的活动。可以结合着树屋创设一定的游戏情境,比如运送物资等情境,既引导孩子们练习了攀爬爬绳的技能又引导孩子们进行了社会性活动。但是在本区域玩耍时要时刻关注孩子的数量,保证孩子们的安全。
以上是本月在三号场域活动的反思小结,总的来说无论是在室内活动还是在户外融合,一定要有课程意识以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意识。为孩子们提供更加丰富的材料和不断架高的活动支架,让孩子们获得更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