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沌之中,机缘巧合,偶遇《断舍离》一书,又幸得雷子老师指导,在高效的阅读体系下,习得断舍离之法,对生活有诸多帮助,遂将本书精华整理,在分享中加速自我成长。
001
断舍离的本质-人与物品的关系。
其实物品的收纳是和生活息息相关的。我们购买物品,简单的来讲就是更好的生活,比如我们购买更好的衣服护肤品等。那其实这种情况下,我们的生活往往是一种加法。而断舍离在用的过程中会帮我们收拾,去帮我们整理,它的实质是一种减法。
举个例子,我们买一种护肤品,但这种护肤品我们在使用之后会起痘痘。那么这个时候这个物品对我们是没有价值的。对这个护肤品我们扔掉,也可以送给那些适合用的人,舍。这个互动的过程中,我们开始不断对的了解自己。我们开始知道什么东西是适合我们的,什么东西是不适合的,开始去区分,这样在下次购买物品的时候不会这么盲目。而有舍必有得,在分享的过程中,我们的内在也会慢慢有一种愉悦的体验。同时,通过对一些看的见的东西的整理,比如房子的整理,书桌的整理,这个过程,其实是我们内在自我内心的整理,让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更加有条理。
002
断舍离的释义-何为断舍离。
断-不需要的东西断掉。
通过对自我的控制,减少一些不必要的购物。在行动上的表现为,首先因为是物品的整理,所以在买东西之前,先想清楚哪些是必须品,哪些只是因为一时的冲动想买的,可有可无的东西。对不需的东西不要盲目的添置,每次只买必需品。
舍-针对的是我们已经有的东西。
比如我们电脑里面下载的一堆资料,我们衣柜里的一堆衣服。因为人有一种多多益善的心理,所以会出现物品堆积进而产生泛滥的破烂。在行动上,我们首先要整理这些东西,用不到的或者说对你已经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要么卖掉,要么送人。在这个整理的过程中,原本你泛滥的喜好变会被缩小,而喜好的缩小会让我们的能量更聚焦,更能高效的去处理事物。
离-摆脱对物品的执着。
举个例子,你有没有过这样的体验,买了一堆书,却没时间看。每次走到书桌旁,看到那些买的书却没看,会有一种深深的负罪感。但这些书却又离不开,如果有人把我们的书扔掉,那么我们会很抓狂,甚至会疯掉。而在不断的整理过程中,当我们开始能将一切变得有条理的时候,你会发现你对这些资料这些物品的执念开始降低,这会让你更好的接受自己,在不断了解自己,调整自己的过程中,你的身心灵也会更加愉悦。
003
断舍离的核心—全书三大关键。
断舍离整本书要把握的关键点有3个。第一个就是主角。你要清楚你才是一切的中心。不是物品好不好看,有多大的功能,有多么酷炫的外观。而是你有什么需求,你需要什么。
第二个,在时间的层面,断舍离强调的是当下。就是说,判断的标准是你现在需不需要。因为很多人习惯储存很多以后的资料,等5年后,等10年后,等我长大了再去用。但是当你把过多的物品和能量投资在未来对的时间上面,你会很痛苦。同样的,你过度的纠结过去对的东西,你也会很痛苦。
从这个角度来说,断舍离很强调现在。就是说留下那些对你现在有帮助的东西,对你合适确实需要的东西。
本书的后半部分是一些具体的案例和操作,属于解释的部分。对前面这一部分只要你把握到了,哪怕你不去看后面的部分,只要你开始在你的学习和生活中有些断舍离,学那些当下你需要的东西,这样的学习就很有效果。所以断舍离的思路你同样可以运用到学习工作的各个方面。
004
我与物品—能量争夺战
不知道你注意没有,购买物品的过程无形会消耗我们的能量。因为你买一个东西,你需要花时间去挑。当你买好之后,你又要找地方方。在之后的使用过程中,你也需要花时间去打理。所以整个过程是一个很消耗能量的过程。只要你买物品,只要你管理物品,你就得消耗能量。
那么你买了的东西,这部分里就会有你当下用不到的,或者说有一部分残次品。特别是一些衣服鞋子,听说人家打折,只要49.9,就会忍不住去买。但正所谓一分钱一分货。你买的东西可能在使用3到5天之后就会出现各种问题。这种情况下,虽然你的钱花了,但却累积了一堆破烂。同样书也是这样,有时候我们出于朋友的推荐,或是群众力量的刺激,去买一些书,一些文学的书,一些文艺的书,看似高大上或者小清新。但是这些书你买了之后,你会发现跟你半毛钱关系也没有。那么这些书,就是另外一种形式的破烂。
但是对你所买的东西,只要你买了,只要你消耗能量了,从投资的角度讲,它就要产生价值。你买东西不就希望它能给你的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吗。比如你买衣服不就为你让自己穿的更漂亮,显得更年轻嘛。所以,我们对物品其实会有一种期待。其实也是我们和物品的关系中对的一个基本准则。
在断舍离这本书里提到了3个准则。首先,物品只有有用才有价值。其次,物品要出现在它被需要的地方。比如你是个男生,你买一条裙子给自己,那就很不合适了,当然,除了特殊情况。再者物品要出现合适的位置。只有在对的地方被用到,才 能真正物尽其用。
我们知道购买物品的过程是一个消耗能量的过程。那么我们要怎样取回自己的能量呢?断舍离这本书提供了3个方法。
第一个,让你买的书物尽其用。比如你买了一本PPT制作的书,你买了一本思维导图的书。如果通过这本书的学习,你就掌握了PPT的制作技巧,就学会了画思维导图,那么对你来说,这本书你觉得买的值不值?如果你只花20-30块钱你就能掌握一套技能,你觉得值不值?这就是物尽其用的部分。事实上我们很多时候在阅读的时候,只是粗略的看它讲了什么,而没有想怎么去把它应用出来,这样就没有发挥它的价值,这是一种很大的浪费。
第二个,在你买东西的时候,你可以改变一下买低价值东西的习惯,尝试去买一些高价值的东西,买一些价格稍微高一点的。因为人在购买的时候会有一个基本的价值匹配。一个自我低的人在购买东西的时候往往会购买一些低价值的东西。一个自我价值高的人会偏向买一些高价值的物品。当然,有些人买一些高价值的东西来炫耀就另当别论了。但大规律是这样,就是当我们尝试去买一些高价值的东西的时候,我们会提升自己潜意识关于内在自我认同的部分,这是很有帮助的。
第三个,就是消除停滞。对那些不好的东西,对那些破烂,果断扔掉。这样不仅改善了你的环境,同时在整理的过程中,你的身心灵也会得到很大的舒展。心情好的同时,效率也会提高。
005
三类扔不掉的东西
为什么会有些人扔不掉东西呢。在本书中提供了3个标签。第一种是逃避现实的人。通过大量的忙碌来不整理,逃避现实。事实上不是他不能整理,而是不想。而在潜意识层面,可能是积压着某方面的不满。
第二种人呢,就是很执着过去的人。比如说有些人留着很多老照片,老笔记。人生可以纪念的东西其实太多了,可你一味的留恋过去,你也会很痛苦。这种人也会有很多扔不掉的东西。
第三种就是担忧未来的人。因为对未来的担忧,会过分的添置一些东西。这实际上是内心深处有很大的担忧。其实我们要知道,人生是无常的,你不可以事事皆能处于控制 。
如果你是其中之一,要想高效整理,你得先问问自己,你逃避的究竟是什么,你一直在执着什么,又在担忧什么。
006
三类破烂
那么究竟为什扔不掉呢,其实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这三种纠结对应着三类东西。第一种是不用的。比如我们平时用的A4的白纸,我们往往只写一面,而另一面因为还是空白的,又舍不得扔掉。这些纸我们会储存起来,以便下次用。但我们真正用的几率会有多大呢,往往就只是放在那了。一个有效的办法就是改变它的使用情况 ,比如用它来画草图,这种情况也许会让它又破烂变得高效了。
第二种是在用的。不知道你有没有这种情况,喜欢买很多黑色或蓝色的中性笔。如果有一只笔筒的话,你的笔筒会很快被装满。因为我们时不时买几只笔,而有些笔水芯没有了,我们还是放在那,用的很随意。有些笔可能是手感不好,也许是写的不顺畅,你也不会去碰它。但你却很少处理它,用的特别随意。但其实这类东西也是需要处理的。
第三类东西是带着回忆的东西。比如你的同学送给你的东西,你的老师送给你的东西,你的爸爸妈妈送你的礼物。这类东西是很难扔掉的,因为你觉得它很重要。但并不是不能扔掉的。如果你一直所以带着回忆的东西积累下来,你自己也会很受束缚,何况人生还是无常的呢。
007
知行合一
对这部分我们扔不掉的东西我们要怎么做呢。我们要做的并不是颠覆性的改变,而是知行合一,每次都做一点整理,关于某个小部分做可执行的整理。在做整理的时候,千万不要立刻去删掉或扔掉所有东西。在做整理的时候你可以先做选择,先扔能扔的,先整理你能做的那一部分,对于你实在扔不掉的东西,也不需要强迫自己立刻扔掉。一步一步,步步为营,当你每次都整理一点,积累下来,慢慢的你会发现,比起之前你会更有条理,逻辑也更为清晰。而这一切都是一小步一小步积累的结果。
008
息息相关
关于实操的案例,本书举了一个房间整理的例子。你做房间的断舍离时,首先你要做对你最重要的,最贴近的那一部分。比如说,你现在是一个职场人员,你可以先从你的办公桌开始。那如果是回到家,你可以先从自己的卧室开始,而不是立马冲到阳台或厨房,倒腾一番。一步一步来,先做与你相关的东西。
那么怎么判断一个东西是当下最重要最需要整理的部分呢?由于人的自我局限性,通常我们认为最重要的,往往会因为主观因数而有一定的偏差。那么这个时候我们可以换位思考,尝试着以朋友的角度,以小孩子的角度,做一个视觉的交叉,把交集的东西留下来,其他的慢慢扔。同时你还可以制定一个评判的等级。等级高的垃圾就先扔掉。而其他人认为不重要的东西,你可以进一步的省视,到底是真重要还是假重要,留意这个差异。
同时有一点要特别强调,就是你断舍离的对象是你自己,千万不要一回家,一冲动,就对老爸老妈说,我来给你们做断舍离。这个沙太丑了,这个电扇太旧了,扔掉······。这样你会被虐死的。尤其是女朋友和老婆的东西,更不能动了,一定记住断舍离的对象是自己,千万不要太冲动。
009
归纳法
本书的最后一部分,作者提供了几个神技能。第一个就是三分法。将东西分成三类。比如说厨房的东西,你可以分成,刀,叉子,碗筷等。刀又可以分成三类。水果刀,刮皮刀,切菜刀。先大的东西分成三类小等级的。再将其中一个子集进一步分成三类。用这样细分的思维来理清思路。这个三分法你学会后,其实不仅对断舍离有很大的帮助,甚至是对你做思维导图,做逻辑图也有很大的帮助,其实有很多东西本身就是想通的。
第二原则便是七五一原则。因为物品有看的见的,也有看不见的。看的见的东西比如说你的书房,你的朋友会进来的。看的到的东西呢,你留在外面的东西留多少呢,留一分,尽看起来赏心悦目,一目了然。因为这是给别人看的,当然要符合别人的标准。那你自己的一些桌子,一些书桌,你看的见的空间,不一定要给别人看的,要存多少呢。就像书柜一样,你存个50%的话,你会觉得还有提升空间。但你要存个100%的话,你就很有压力了。对那些看不见的,比如说你用于收纳的衣柜,最好只装70%,不要塞满,留那么一点点空间,这样更方便取纳。
其实三分法和七五一都只是一种归纳的方法。把这个环节省掉,你照样可以折腾。最简单的方式就是你怎么舒服就怎么来。再好一点的话就顺别照顾一下别人。
书里面的原则只是一个参照,而具体的实操,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调整。比如七五一你可以变为六四二,谁说不可以呢,正所谓尽信书不如书。学习的时候,当我们没有框架的时候,我们要寻找框架。当我们有了断舍离的框架之后,我们不一定要完全局限于框架,我们也可做自己的创新和调整。
写在后面的话——
你外在世界的呈现正是你内心的折射,如果你的人生混乱不堪,不要心急,先从力所能及的事开始,慢慢去断,慢慢去舍,慢慢去离。终有一日,你会逼近身心自由的殿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