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兴趣,你是怎么样理解的呢?你觉得兴趣又是什么?你又有那些兴趣呢?是持久的兴趣还是三天五天更换的呢?下面看一下我的学习笔记之探索兴趣的正确方法!
最近呢,小姐姐报了一个线上课,每周两节课,一节主课,一节副课这周六的副课是亚雄老师带我们学习探索兴趣的正确方法,这节课老师从三个方面进行剖析,第一个:关于兴趣我们有的有些误解;第二个:探索我们的兴趣;第三个:处理兴趣和工作的关系。
先说说第一点关于兴趣我们有的一些误解,认为呢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是一件享受的事情,不会有苦恼,现实是这样的吗?有的人对什么都没有兴趣,而有的人是三分钟热度,新鲜劲一过就抛在脑后了,你能列出你曾经做了感兴趣的事情却拿不出手的,有多少呢?有没有思考为什么那么多件的事情没有坚持下去呢?其实兴趣的坚持也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功夫,最后做到能把兴趣当饭吃;或许是两年的时间或许是五年的时间在或许就是十年的时间,这或许就是现在人说的斜杠青年吧!
兴趣的本质满足这三个条件:新奇感、安全感、满足感;在兴趣里也划分三个等级,感官兴趣、自觉兴趣和志趣。
感官兴趣也就是通过直观产生的兴趣,吃喝玩,就如孩子喜欢玩具一样,喜欢小汽车,当看到其他新鲜的动画片后就喜欢上动画片了,而我们的感官兴趣就是好奇多变不稳定。当我们逛商场被漂亮的衣服包包吸引住了,一会被麦当劳的甜筒吸引住了,这也和当下最流行的刷抖音也一样,感觉刷的很爽,但是让我们无法集中注意力不能形成能力。老师讲到了一个案例,心理学家做过一个老鼠的实验(老鼠面前放两个按钮,一个按钮摁下去有食物,另一个按下去有电流的刺激。老鼠的大脑下丘脑会变微微的产生快感。老鼠会怎么样呢?老鼠会把自己为了追求直接感官刺激然后不吃食物把自己活活饿死吗?正是这样子吧。后来呢,老鼠为了追求这个直接快感,不吃不喝把自己饿死。)这也和吸食毒品的人一样追求感官的刺激;而我们人呢不会沉溺于感官刺激当中,人会有更高的追求。而仅仅停留在感官兴趣中时间久了会觉得生活无趣。
接下来亚雄老师讲到兴趣的第二个层级自觉兴趣,作为高级动物的人类,发展出了高级的兴趣,是在理智思维中把感官刺激推向更高层级自觉兴趣,让兴趣持续的更久,定向在一个领域,进而能够让我们在这个领域产生能力。能力反过来让我们能体会和学习更多。有趣的人往往懂得发展更高层的直觉兴趣---兴趣推动学习,学习带来了行动,在行动中发展出能力,能力又发展出更大的兴趣。所以说,自觉兴趣是我们自己把控的,把兴趣的源头从外部转为内部的时候,有了一个让自己变得有趣的内在源泉,无论付出什么都会觉得快乐,回味自己的兴趣付出巨大的成本,就因为爱做这件事。而你找到一份兴趣,是否有养大兴趣的能力吗?从感官兴趣上升到自觉兴趣呢?
哦最后亚雄老师讲到兴趣的最高层次志趣,老师说志趣就是符合你自己志向和价值观的那个!有的人一辈子干一件事情,比如说姚明、齐白石、丁俊晖;上天给了我们有限的时间和天赋也给了我们很多的兴趣和诱惑,我们是是否能抵挡住诱惑找到一个兴趣一直坚持走下去呢?志趣,无论成败、别人认不认,别人都无法动摇的乐趣。这是我们养大一个兴趣的终极目标。踏实一个人在不确定的命运中最坚定的舞步。(记得10年退役从运动队下来11年毕业,灵魂在外飘荡了两年,12年开始找到了一点兴趣,喜欢钻研儒家道家fo家的知识,然后各种坚持,发现自己的灵魂似乎有了归处,那个时候,有人说我学点能赚钱的技能多好,这些东西不能当饭吃,那我呢就是喜欢啊,不管别人说什么坚持自己,多年的坚持,其中的乐趣与收获只有自己懂得。)
言归正传,那为什么我们找不到自己喜欢的工作呢?多数人有的是感官兴趣,认为工作应该带来感官兴趣,要想找到自觉兴趣和志趣就要投入。如果没有投入兴趣就会死掉。打个比喻,比如养花是你的兴趣,前期可以增加投入,上网查资料,请教养花高手让别人指导一下,然后开始养一个好养的花,隔三天浇一次水,再尝试去多养几个花然后把养花的兴趣养大,通过养花获得成就感,再到把这种养花成功的经验转移到养鱼上,同样的学知识请教他人,自己付出行动,最后花养好了鱼养好了。对一件事情有兴趣的时候,这种兴趣往往是感官兴趣。在理智的参与下,我们投入时间精力和金钱,逐渐让这件事情变成自觉兴趣,而当自觉兴趣能带来价值回馈的时候,他就会变成志趣。
最后亚雄老师讲到了兴趣和工作的关系,为什么对工作缺乏兴趣?一开始我们介绍了兴趣满足的三个条件新奇,满足,安全。
而工作第一个丧失的就是新奇,无论这个工作听上去多么新奇,做上一年两年重复了,
第二个丧失了满足,刚开始做成一件事情会有满足感,时间久了很容易了完成了就丧失了满足感,领导也觉得你很容完成,你还会像开始一样有满足感吗?
第三个丧失安全感,因为考勤有KPI,工作也有KPI,急急忙忙上班打卡还有安全感吗,只有一种兵荒马乱的焦虑!难道说这样就无法解决了吗?兴趣不能变成工作了吗?
亚雄老师降到了和兴趣相处的正确姿势,有朋友关系,合伙人关系,最后当成生命中的一部分,看起来一个比一个深,一个比一个重,把兴趣当朋友求乐趣,把兴趣当合伙人共谋发展,把兴趣当生命持续一辈子,而想把兴趣变现,想从兴趣哪里拿钱,做好合伙人之后再全心全意当命,如果一开始就想从朋友哪里拿钱,那这个朋友就没得交了,但很多人痛苦是把兴趣当命了却是合伙人的模式。一开始,可以全心全意先做合伙人,平衡好商业价值和生命追求,做一个合格的合伙人,等能力足够高,获得的报酬足够多,地位名声足够强大的时候,再把兴趣当作生命,那时候已经没有什么能阻挡了。
那么我们再说说对现在的工作不敢兴趣怎么办?任何一个人对工作都有感兴趣的也有不感兴趣的,我们更看重做事情的而言,结果,对工作而言,干这份工作的人是否喜欢他,并不重要工作会让新奇,满足和安全丧失,但是至少工作是由工资可拿的,这就是实在的意义。同时工作的单调意味着确定性,对事情的可控,踏实,有章可循;所以说工作也是让我们有安全感的,那我们怎么样让工作长久下去?
首先学会将工作游戏化,首先把工作意义化,比如医生,每天开肠破肚,但他是救人生命。
其次是关卡化,不断解锁新技能,给自己设置关卡,给自己设置工作中大小的任务,设置奖励,比如犒劳自己一份大餐,
最后给自己定一个技能段位表,比如提升自己的沟通能力,时间管理能力,PPT制作能力,尝试给自己定一个能力段位表。
花一个小时,认真思考一下眼前的工作有哪些任务,完成这些任务需要什么样的能力,把任务和能力从易到难分出等级,在相应设计奖励,让自己的进步更明确,这样动力才会更大。最后是限制化,人们总向往无拘束,其实没有限制自由没有意思的,给自己限制时间,比如之前完成工作需要两天,这次给自己限制一天完成。
最后,总结一下,第一个,我们对兴趣的误解,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是一件享受就不会有苦恼;第二个,兴趣的本质,新奇感,安全感,满足感;第三个,兴趣的三个层级,感官兴趣,自觉兴趣 ,志趣;第四个,与兴趣的三种关系,朋友关系,合伙人关系,生命关系;第五个,工作游戏化三招,工作意义化,关卡化,限制化。
以上是我们辅修课关于探索兴趣的正确的方法,以往的你对兴趣是怎么认知的呢,你又是否能找到自己的兴趣从感官兴趣升级到自觉兴趣持续到一辈子的志趣吗,祝你早日找到自己兴趣,持续精进,伴你一生。
(课程来自个人发展学会亚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