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一年好景,南方的春天来得平淡,却擅长在不意间让你满欢喜,喜于春山雪初融,墙角听花开。我居住在南方的一座小城,人们质朴度诚,信仰神佛,寺庙里香火缭绕,人声鼎沸,墙角的樱花树悄悄开得热烈,我偶然抬眼,便溺进了满簇满簇的花红。我与携老扶幼的民众不同,并非来寺庙参拜,而是来此读书。手上紧紧揣着的,是一本杨绛先生的《我们仨》,在人声県沸里,我只是一个惬意的“偷春客”,想在满寺的花香中品读这本挚爱的书,借一缕春意,学学古人附增风雅罢了。
《我们仨》是杨绛对于自己家庭生活的记录,全书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讲述了杨绛一家人在最后的团聚时光时光里相依为命的情感体验。第二部分作者以梦幻形式讲述了女儿与丈夫先后病重去世的痛苦。第三部分作者讲述了自己与丈夫钱钟书先生赴英国留学,并在牛津喜得爱女后一家共同生活的美好记忆。
被爱是生命最温柔的馈赠。
初读《我们仨》,我仿佛置身温暖春日。在杨绛先生温馨自然的笔触中,我认识到的是一个温善平凡、具有生活情趣的学者家庭。
在她的故事里,钱钟书先生并不像我们以为的那样严肃的学者,而是一位体贴的文夫,家里的饭总是钱钟书包揽,他泡好热热的牛奶红茶,煮好老嫩合适的鸡蛋,烤好香甜柔软的面包,细心搭配好果酱与黄油,然后一家人再开始温馨的早餐时光
女儿阿圆是一名人民教师,性格活泼,孝顺懂事,喜欢研究种食谱,还买了一只可爱的小烤箱,只为父母烤制可口的肉,费尽心思地哄二老多吃几口饭菜。
杨绛先生也有自己小女人的担忧,她愧疚于自己承诺于丈夫与女儿准备可口的饭菜,却因疾病与无暇一直未做到。在我读来,实则这是“甜蜜的担忧”,丈夫与女从未嫌弃她的手艺,反而时常宽慰,或给予赞赏。
一家人亲密有间,有看彼此相知的特殊称呼,父女俩喜欢玩闹,都十分呵护杨绛,打闹哄她开心,一直以来,她被温柔绻地爱着。
梵高曾这样形容爱:“爱之花开放的地方,生命便能欣欣向荣。”诚如此,在杨绛先生被爱的时光里,我能看到她身上闪烁的最热烈的生活力。那是一种作为母亲和妻子的柔情,在看向家人的眼眸里都会发出微亮的光。
生命是一段从摇篮到坟墓的短暂旅途,场景变换,时光荏苒,唯爱超越时空。对于平凡的芸芸众生,我想,被爱是最甜蜜的感觉。能够拥有真心的家人、朋友与爱人,感受温暖的可护,是上苍赐予我们最珍贵的礼物。
在爱与痛中交织是人生的常态
我像一位遥远的朋友,有幸在杨绛先生的叙述中陪伴她体验其与钱钟书先生相爱,成婚,后育有一女啊圆的甜蜜记忆,也同样伴随着她经历了其一生最大的痛一一女儿与丈夫的离世。在爱与痛中不断交织,是我在初阅读时的最大体验。
杨绛先生借梦幻的形式,展示与家人在古驿道相聚、相失的迷离梦境,把具象的痛苦幻化朦胧,令人读来凄凉可叹。失去亲人的痛,仿佛是每个人都会经历的一段煎熬历练,是无声泪,是长明灯,也是不眠梦,是昼夜辗转的梦中相见,是梦醒时分的低语哭诉,悲入骨髓,痛彻心扉。
阅读中时常忍不住落泪,我无法对那样的痛感同身受,但忍不住对杨绛先生的心疼,只因我是平凡人,我想只有超脱世俗之人方能不为离別悲痛。但醒过神来,我也有所想通,痛苦不本就是人生的常态吗?生老病死,是每个人都不得不面对的悲痛,人类从病痛中一次次离別,一次次感伤,却也一次次成长,一次次蜕变,重获新生,因为痛苦我们才铸就了更强大的心脏。
因而,面对痛苦,面对这样的人生常态,经历而已。我们固然不愿悲剧的发生,但若不幸发生,就勇敢坚强地去面对吧,不要被病痛打倒,从病痛走出才能获得更多。
治愈悲怆的良药是感恩爱与美好
杨绛先生把全书收束在第三部分ー一《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她把无尽的痛苦化作绵长的思念,这是一种令我感到惊喜的处理。以柔克刚,以温暖融化寒冰,在缓急交错间更显温暖和平静,这是作者的自愈,于读者而言也是如此。
而这不仅仅是阅读,面对生活的悲痛我想也是如此。相爱不若离别,离别不如怀念。悲怆的治愈并非是沉于痛,而是澘藏心底,把失亲之痛化为深沉内敛的怀念,珍藏曾经拥有的美好时光,而这份美好,会指引我们越发珍惜当下。
感恩阳光散发光与热,感恩雨点润物细无声;感恩孩童带来天真和欢笑,感恩老者寄予经验之谈。拥有美好记忆,学会感恩万物,用爱回馈世人,活在当下,珍惜上天馈赠的美好与爱,是治愈悲怆的最佳良药。
诗人顾城有言:“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无边黑夜令人恐惧,因此我们更要在黑色的苦痛中强大自己,寻找光明并感恩光明。
杨先生在《我们仨》中让我们认识到了悲切的痛与温柔绵长的怀念,这正是对光明的追寻。每每读及此书,总让我更加学会坚强,合上书页的那刻,我仿佛积蓄了更多的勇气,学会更勇敢地面对人生的风雨,强大自身,超脱痛苦,感恩美好,这是寻找光明的正途。
王维诗言,草木蔓发,春山可望。被疫情席卷的那个冬天已经过去,人们的彷徨、恐惧和离別将结束,每一场病痛终将被治愈,每一种疾病也将被攻克,这是万物发展的规律。今天的我们,懂得感恩,学会静賞春光,心灵祥和,满载爱与怀念,温暖明亮的阳光终会融融照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