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学角度来看,人都是群居动物,不会以个体形式存在在这个世界上。比如女人逛街,大多都是拉三两闺蜜女友才开开心心,女生上厕所都是手牵手,男生打球从来都不是一个人在场上比赛,就连甲子老人们也都是聚集在一起喝茶聊天下象棋。
这个世界也是因为我们这种群居的生活方式而丰富多彩的。
有没有独自一人在打球的时候呢,有。
有没有独自一个人逛街的时候呢,有。
有没有独自一人吃饭喝茶发呆的时候呢,有。
多的是我们注意不到的独自一人。
这些单独存在着的个体都在过着暂时寂寞的人生。
自古以来,匡衡凿壁偷光,孙敬悬梁刺股,孙康囊萤映雪的故事,主人公从来都是一个人。
小明成绩不好,他只能夜里独自一人恶补学习,周末假期别人出去玩耍唯独他自己只能留在家里学习。你身边是不是也有一个小明?
初中的时候,有个从小就玩得很好的发小,那时候我们学习成绩不相上下,我们每天上下学,每天都会有聊不完的八卦新闻。初三那年,我开始意识到自己成绩危险不知如何是好的时候,有同学告诉我,他经常写完作业睡醒一觉还发现对面楼上发小房间里微弱的灯光。而那之后的每次摸底考试发小都会名列前茅。
我到底还是不知道他在微弱的灯光下是做数学题还是背英语单词,后来他考上了县城最好的高中,毕业后进了一所211院校。
大学的时候超哥是他们系里篮球队队长,无数个清晨带着老将新生不停的运球传球投篮打比赛。想当年高中刚开始接触篮球的时候,别人是不屑跟他一起打球的。他常常从场上被人踢下来,最毒的一句话就是别人对他说,“你小子等球拿稳了再来找我们玩儿吧!”
那之后的他再也没跟他们在场上玩儿过球,更多的是每天天不亮的清晨,别人开始跑早操,他已经做完了热身完成了自己每日的投篮训练。
酷热的暑夏天,顶着太阳的毒整日在球场不停的运球投篮,下雨的时候淋湿了衣服也不想回宿舍,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那时候打篮球已经上瘾,不摸球就想,想着提高,想着挑战,想着超越!
现在每每回想起高中的时光,除了篮球再无其他。也开始怀念那个时候整日挥汗如雨练球的时光和那时的自己。
后来工作了才发现社会是个大集体,不管是人物还是事物,多的眼花缭乱,鱼龙混杂。你怯怯的不敢融入集体。在公司里,业绩不好别人会说你工作不上心,你有其他的成绩别人会说你在公司做着与工作不相干的事情,你追赶业绩别人会说你是为了讨好上司......
处于集体中,你才发现你做什么都不对。
开始试着做一些自己擅长别人并不看好的事情,有人为了安慰去奋战苦读考公务员,考各种证件,有人则为了过的潇洒去旅行去看世界,有人想要家人过上买东西不看标价的日子于是就拼命的工作赚钱。
我有一个大表哥每天下班后,总是最后一个离开办公室,有时候会在电脑面前坐到后半夜。听说后我觉得好奇就问他在办公室呆着做什么,他说抽空学些跟工作有关的职业技能,学习小语种跟平面设计。他现在已经在给别人做软件设计和接翻译的活儿中赚了好几桶金,儿子的尿不湿、奶粉钱花销都不愁了,业余的学习所得甚至都超过了每月的工资。
还有一个日本朋友,三十岁的时候开始学习韩语。现在每年都会去韩国旅游访友。她跟我说刚开始学韩语的时候有多痛苦,没有任何基础,音节拼读都是从零开始,买了好多关于基础的碟跟书,整夜对着视频中的口型一遍遍练习,每天家务工作完成后经常会从深夜学一个通宵。后来我们就看到了她拿起电话就可以用一口流利的韩语跟韩国朋友说笑打闹的场景,说的我们目瞪口呆。
她很喜欢旅行,学生时代经常是到处打工,一天打好几份工,通常工作结束后回到家就是后半夜,每天睡两个小时的觉也是常有的事,我问她干嘛这么拼,她说,为了能买得起去世界各地的机票。她已经周游了好多国家,英国法国德国西班牙、上海香港台湾新加坡,她说自己走过好多路,看过很多小的世界,很多时候都是自己一个人,也没有觉得多孤单。如今36岁的年纪,步履一直未停。
很多时候我们羡慕别人家的谁谁谁,学习多么好,工作多么好,却不知道他们当初为了考好成绩,为了进好公司做了多少不为人知的付出。我们羡慕看世界的他们/她们,却不知道他们/她们为了买机票,为了做攻略,为了能跟当地人交流做出了多少努力。
你总是看到朋友圈里的他们都在晒,所以你也理所应当的混日子,却不知道在你看不见的地方别人在做着怎样的付出。
没有人会真的心甘情愿被超越,你自己不努力,别人想拉你一把都不知道你的手在哪里。
这个世界多得是在我们看不到的地方,默默奋斗的一个人。
2016-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