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作为一个话题,已经被讨论了1790多年,而且对他的讨论必将继续,所以“曹操”这个话题一定会是一个文化母体,一定能催生畅销书、畅销产品、畅销的电影、畅销的电视剧、畅销的游戏。只要找到文化母体,占领文化母体,就必然产生销售。因为母体中蕴藏着强大的购买力,亦即母体一旦发生,这些人就需要道具,只要能扮演这场戏剧中的道具,你就可以把自己的商品卖出去;
文化母体是一个循环往复的场景,可以被描述为一个真实具体的场景。我们之前提到的那场300人的会议是一个文化母体,因为场景式真实的,是看得见的。与此同时,它又是循环往复的。今天我们开完会走了之后,明天会有另外一批人坐在这里开会。文化母体一定是一个你经历过的,或者与你切肤相关的场景;
曾经,我问一个男同事;女孩子痛经是不是一个文化母体?他说是的。我说你经历过吗?他说没有。我说和你切肤相关吗?他说是的。所谓文化母体,要么是你经历过的,要么是你切肤相关的。而且这个场景当中的人,应该是一个单数,是一个人,而不是一群人。你要揣摩购买者在想什么、在做什么,以及需要什么。你知道他此时此刻会发生什么,他对什么词、什么符号、什么仪式有着高度的敏感。当我们界定文化母体、思考文化母体时,场景中的人一定是一个人,是单数;
回到开会的例子,我们说有300人在这里开会,我们需要找到来开会的每一个人。当我们找到那一个人的时候,是一个场景:这个人参加一场300人的会议。同样的,当我们说那么多饥肠辘辘的上班族经过这条路时,我们说的是有一个人饿肚子,和其他饿着肚子的人一起经过。
当我们在描述文化母体中的人、描述文化母体场景的时候,我们一定要使用单数。因为我们找到这个人,找到这个文化母体的目的,就是为了考察这个人,是为了虚构这个人,是为了寻找这个人对哪个敏感词、对哪个敏感符号敏感、对哪个仪式敏感,从而揣摩他对这些词、符号、仪式所产生的心理活动,然后我们要跟他对话。
我们说精准描述一个母体场景的时候要找到单数的人,这个人叫作母体执行人。我们要知道他对什么词、什么符号、什么仪式高度敏感。再回到西贝莜面村的的例子,我们知道情侣一定对“I LOVE YOU”高度敏感,一定对亲个嘴的仪式高度敏感,当我们看到这个海报的时候,必定就兴高采烈的过来了。
我们寻找文化母体一定要靠常识寻找或者理解,但是我们要借助一些工具或者一些理念。我们用常识描述文化母体的工具有四个:词语、符号、仪式、单数;